把事情因人而异是关键


 

复工不容易

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正在进行,从连续几个月的接近停摆,以加速度的方式进入复工、复产,绝对是让正在疫情中的煎熬的国家羡慕、嫉妒的节奏。

从仪式上的复工,到形成100%的正常工作节奏,其间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心理修复——经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长假,从松懈到全身心投入工作,需要调整。

更重要的是技术准备,复工不只是形式上大家上班就好了,而是要产生效益,要有产值、回款,然后才可以持续地正常发工资和再生产。

体系

送水工和龙总交流时提到,他们现在一天可以送三十几桶水,去年相同时期一天能送二百多桶——疫情后,不少小企业返京后,发现没有生意,就只能关了公司回老家了。

全球的疫情不平息下来,处于全球合作体系中的中国,还是很难达到饱和复工的,即便是偶尔摸到高点,受制于国际订单减少,也难以持续下去。

成事

全球疫情仍然是此消彼伏,一部分企业是根本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状态,有的企业即使复工也是难以持续。

复工指的是一种方向,是要让企业重新开动起来,重新带来GDP、税收和就业,而不一定是指要像疫情之前一样工作。

疫情前后做事情的逻辑都可能发生变化,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把事情做成,为企业、个人和国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收入是副产品——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化。

复工不是终极目的,而把事情办成、解决客户的困难、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才是目的,这是事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