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发灵感和抒发灵感


 促发灵感和抒发灵感

喻建国

    灵感,也可称为灵感思维。人们在从事创造活动中突发式地产生出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意识特别清晰和敏感,想象力活跃,工作效率很高,并伴有一定的情绪兴奋和喜悦。灵感是人类在科学或文艺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特殊思维产物。

灵感的产生不同于平常对感觉器官的运用,它会突发式的使精神互相交通,出现远隔知觉,在无意识中突然燃发起神妙的能力。搞创作的学者或从事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常常会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寄予并仰仗灵感,用以说明自己对铸成成功某件事情或状态的原由。

灵感是可以追寻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在某种活动中需要仰靠创造性的特殊思维,也就是说需要经常仰靠灵感,那么这个人就需要练习使自己的思维经常善于爆炸,极富想象力,对各种存在具有高度敏感,善于让自己的情绪在某一瞬间极其兴奋和灵动。

兴奋显示为人体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建基于外部或内部刺激之下并产生迅速的增强,同时带动人体相应器官功能的活动状态增强或爆发式增强,如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等。当兴奋导致人体器官出现爆发式的增强时,喷发出许多开创式的思想和意绪,这就是灵动登场了。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有曰:“ 庾子山 句句用字,固不灵动。《清史稿·兵志十一》有曰:或此种不甚灵动,则洋匠必另购一机以救之。

我在自己每天的写作时,都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让自己兴奋起来,让自己灵动起来,这时候灵感就会不期而然地自己找上门来,我张开双臂拥迎它们。同时我又选择性地将它们立刻通过击键抒发出去。

灵感叩门,若果光拥迎,就会在胸中积压,此时是急需表达的,倾吐而出,进出平衡。否则积压过多会导致人的平衡失调,心理也会出现偏差。有些心理出现问题的人,就是因为灵感叩门,又不抒发,日积月累,结果平衡失调,心理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偏差,急需调适。若是通过他适,调适者就需要倾听,让被调适者将淤积于胸中的已经发霉的灵感统统倾倒出来。这些发霉的灵感当然已经不是什么灵感了,而是霉感了。霉感如果不倒出来,极其可怕,它会让人的心态绝对地趋于不成熟,从而经常处于损人,抗納,蜕幻,劣筹,贬虐,拒学,盲动,运糟中,人见人嫌。

适时邀约灵感,又适时抒发灵感,这是人生的最佳运作,不仅使自我获得最佳的运作,让生命充满阳光,心情满载喜悦,动静交替激抑,灵感贡献人间,人见人爱赞我,升华满缀金身。

我之所以热爱写作,原来还有这番道理,挖出来一看,自己也有个明白,也让大家都有个明白。大家也来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