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進程


       學習的進程

人的生存、成長(包括死亡)過程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無論你主觀態度上是熱愛學習,還是拒絕學習,學習的實踐都隨時隨處在發生。當然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之間的學習效果一定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學習本身是一個演化進程,有它內在的規定性,東嶽先生把這個進程分為了五種:

1、一貫化學習:就是對反復發生的無關刺激,不予反應,以節約體能的一個學習,這是很低級,很原始的初步學習。

2,應隨學習:就是被若干相關關聯的刺激誘發形成記憶能力,見證並對日後行為產生指導作用的學習。

人類通常對一個事物產生的第一次感知,建立的印象非常頑固,即使這個印象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後面要糾正他都變得非常困難,這實際上是原始印隨說學習在人類智能中的沉澱。

有相當多的人的學習能力就在這一步被終止了,這種人的生活都是第一影響的重複。

3、聯繫學習:也就是被若干相互關聯的刺激誘發形成預備反應程式,最典型的表現方式就是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實際上就是聯繫學習。反復!重複!就是固化條件反射。這是資本主義訓練產業工人的主要手段。

4、試錯學習, 也就是通過行為效果的檢驗,反復調整自身行為的方式。這種學習己進入一種高級的狀態,提高了認知與行為形成的多因素組成的關係。

5、洞察學習:就是依據既往的經驗達成對處理當前陌生事態的能力和方法,這種學習就叫洞察學習。

6、推理思維,也就是借助概念和一般原則來應付寓意複雜的具體景象和問題,這時候,人類學習的理性就出來了。

也許,人的學習的能力會終止在不同的階段上,這是被人用腦的能力所規定的,不同的學習進程的階段中的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定會產生障礙的,這種障礙也許是根本無法克服的的。

我同意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逐步提升是一個物演的過程。我能夠接受溝通的障礙所產生的所有障礙的事實。

我們往往在與學習能力和處在不斷學習能力段位上的人對話,所以,由此產生的不同的評價根本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人會在意毫無意義的東西,

202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