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古街 江南小镇的韵味


  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拜武侯泡锦里,品一份三国情

  锦里大门对联:“史标三国辉秦汉,客聚五州乐古今”。蔡律摄 

  锦里古戏台  蔡律摄

  绿色的银杏  蔡律摄 

  锦里与武侯祠仅一墙之隔,同时临近南郊公园和锦江,“锦里”取“锦上添花·里藏乾坤”之义。它是秦汉三国时期成都售锦、织锦最著名的街坊,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古老传统的文化街,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呈现“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的特色,体现了商业街“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

  锦里皮影表演  蔡律摄 

  五一期间成都锦里人气很旺  蔡律摄

  金黄色树叶的黄葛树  蔡律摄 

  走进锦里,犹如步入了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平民风格仿古步行街。灯笼醉红,人声鼎沸,橙黄橘绿,夜锦如花。“一泓清水鉴风云,三顾隆情真蜀汉”,“西蜀第一街”锦里,“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拜武侯、泡锦里”,游客可以饮一杯英雄酒,唱一段三国戏,品一份三国情。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这条街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

  锦里熙熙攘攘的游客   蔡律摄 

  锦里古街——江南小镇的韵味。蔡律摄

  锦里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蔡律摄

  锦里古街——江南小镇的韵味。溪水、拱桥,翠竹,廊坊、天井、花园、假山,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环境清幽。锦里古街,自2004年武侯祠打造开街以来已近20年。锦里青砖黛瓦、石板路、红灯笼,溪水、拱桥,翠竹、古老的黄葛树,江南小镇的韵味,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蜀锦、蜀绣、瓷胎竹编、成都漆器、成都皮影;牛牛儿、糖画、面人、剪纸、蛋壳画……身怀绝技的民俗技艺大师,张飞牛肉、肥肠粉、凉糕、叶儿粑、三大炮、伤心凉粉、竹叶蒸牛肉、牛肉焦饼、钵钵鸡、糖油果子、汤麻饼、久久鸭脖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荞麦面、三大炮、黄醪糟、甜水面、凉面、卤菜、张飞牛肉、汤长发麻饼、春卷……

  锦里客栈  蔡律摄 

  锦里古老的黄葛树  蔡律摄 

  成都锦里古街诸葛庐,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蔡律摄 

  沿古街漫步:锦里古街古戏台,可看到戏曲舞蹈,水袖;茶艺,长嘴壶;川剧,皮金滚灯,变脸,汉唐乐舞,竹枝词,舞蹈,榕城锦巷。九品小吃街、诸葛井、西蜀第一牌坊、福寿巷、黄龙潭、阿斗井、民俗记忆墙、宋代石刻长廊、刘湘墓等等。古法织锦、蜀绣、瓷胎竹编、成都灯影……也可体会最地道的四川民俗:吹糖人,糖画,打草鞋, 泥塑,半边蛋壳画,传统玩具,传统魔术,风车车等等。

  生态良好的锦里  蔡律摄 

  绿色的地锦   蔡律摄

  锦里露天茶肆  蔡律摄

  锦里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偷得浮生半日闲,清茶一盏也醉人。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虽然步履匆匆,浮光掠影,这是我第二次到锦里,已过10年,一种文化的穿越。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这条街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在成都锦里客栈发现一联:“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想起状元王寿彭咏题“清香满室佛入定,明月出海天为高”;近代高僧园瑛题写“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是啊,偷得浮生半日闲,清茶一盏也醉人!丝竹管弦,吃茶去,闲心就是禅。

  蔡律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