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冉

美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于2000年4月在北京和几个合伙人创立了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办易凯前,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全球并购部负责亚洲并购交易的操作。超过15年的投资银行生涯始于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曾在那里担任固定收益部高级经理。在国内多家财经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专业文章,并多次应邀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参加各类商业峰会和论坛。

在好莱坞面前,中国电影还是婴儿


在我国宏观经济遇到严峻挑战的时候,作为老百姓一种“相对便宜的娱乐”,中国电影市场很有可能成为逆市而动、展现强劲增长势头的行业之一。

 

最近正好遇到两个刚刚从好莱坞回来的业内朋友,利用周末和他们狂聊了两个晚上好莱坞电影运作的模式(这里也向他们表示感谢,这篇文章也得益于他们的赐教)。我先把美国电影业最主要的特点总结一下:

 

1.      产业链环环相扣,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衡。在好莱坞,寄生在同一个产业链上、靠电影吃饭的有很多人。核心的玩家包括电影品牌(如007、变形金刚)的持有公司、经纪公司、艺人、工会、电影投资基金、…

Read more

拉动内需就要让消费者觉得兜里有钱


在全球经济黑云压城之际,本月上旬国务院公布了四万亿旨在刺激经济的扩大内需方案。在我看来,这个方案是一个好的开始,它对刺激经济增长肯定会有实质性的帮助。不过就拉动内需而言,它还可以更加直接和有力。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定义,一个国家的GDP由四部分构成:消费(C)、企业和个人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在欧美实体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的今天,指望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好比指望谢亚龙带领中国足球走向辉煌。政府支出虽然可以立竿见影,但它往往会向某些领域(如可能对环境带来较大伤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对经济的刺激不够均衡;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大幅提高的时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容易滋…

Read more

山寨文化泛滥是一件丢人的事


自从山寨手机粉墨登场以来,中国忽然刮起了一股山寨风。一时间,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汽车、山寨网站、山寨大学、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剧、山寨艺人,山寨春晚,直到山寨天安门、山寨白宫,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山寨比坏债来得还快,神州无处不山寨。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还会出现山寨奥运、山寨故宫和山寨神七。(求求你们了来个山寨国足或者山寨足协主席吧没准真比正版的国足和正版足协主席好使!)

 

虽然沿着“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路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山寨产品的确能给某些消费者来带来一定的价值,但是总体来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裸露与讽刺。

&n…

Read more

削弱垄断,让富于民


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等四部委发布公告,就提高成品油单位税额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方案,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由0.2元提高到1元,净提高0.8元;柴油每升由0.1元提高到0.8元,净提高0.7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提高成品油单位税额后,现行汽、柴油价格不提高。也就是说,提高的税额包含在现行油品价格之中,属于价内征收,不是在价格之上再加一块税收。

 

由于中国燃油税一直较低(美国一升汽油含税量大概是30%,大部分欧洲国家高达百分之50-70%,而中国在这次提税之前只有百分之10%),所以提高汽油消费税本身是合理的。况且,随着中国向节能环保型社…

Read more

搞笑版2008年中国十大新闻


2002年开始,每年年底我都要推出我的“搞笑版十大新闻”。其实不一定是“十大”前年写着写着写冒了,就成了“十三大”;去年实现高增长赶了个时髦凑了个“十七大”;今年全球经济衰退,我也跟着精简到“十大”,降幅比股票市场还稍微缓一点。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既然是“搞笑版”,就意味仅仅是年末的玩笑,下面所有的“新闻”都是假新闻。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更要保持放松的心态。

 

下面就是我的“搞笑版2008年中国10大新闻”,大家周末愉快!

 

1.        新华社日前在发表图片新…

Read more

警惕银行新一轮的不良资产


随着国家把“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加快扩大放贷规模的步伐。据说,一些银行开始向信贷员下达指标,硬性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把一定额度的贷款放出去。

 

这让我们再一次隐约嗅到了新一轮不良资产的味道。

 

应该承认,依靠银行提高放贷金额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不失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问题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那就是银行本身必须具有极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根深蒂固的市场化导向。而在今天,我们的商业银行还不够成熟,我们国家在很多时候都还有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市场行为行政化、把上面本意良好的政策在具…

Read more

面对2009:我们的展望与信念


每到年底,会尤其多。除了各种论坛峰会以及常规的客户拜访,我们两周前召开了公司的合伙人年会,上周又召开了全体同事参加的公司年会。所有这些会都会谈到一个话题:明年。

 

关于明年,我个人的判断是:

 

1.      在今天这个市道下,我认为对于未来两年的市场判断与其说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远见,倒不如说反映的更像是一个人的性格。我天性比较乐观,所以我认为明年的金融市场有70%以上的可能性不会变得比现在更糟很多。

 

2.      除非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们发生…

Read more

不怕被“归零”


最近连着听到关于“归零”的故事。

 

先是听到前几年纵横房地产、金融、娱乐业的某位老总由于过度负债并且循环质押,随着资金链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韧带断裂般的一声脆响,个人资产状况基本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继而又听到一大批有名有姓的港台和内地明星由于没有认识到“炒作”的“炒”和“炒股票”的“炒”虽然写法相同但其实不是擅长一件事的人自然也擅长另一件事,他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损失惨重,有些人赔掉了前些年拍戏走穴代言积累下来的个人资产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几近归零。

 

前一类情况是因为企业家普遍过于自信。中国有一批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主要是靠胆大发的家,因此他…

Read more

我们有过失败的案例


去年曾经看到我们的一个同行对媒体说“我们案子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并且都在12个月内完成。”前不久我再次被雷到,又看见我们的另一位同行对媒体说“目前我们经手的案子没有失败的。”

 

真好。他们显然比我们牛,也比高盛、摩根、花旗、瑞信都要牛。如果不是华尔街的大投行们遭遇了金融风暴后院失火,估计这帮大佬早晚也得被我的这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什么交易都能做成的同行给灭了。

 

我必须承认,我们和他们不太一样,易凯资本自2000年成立以来有过失败的案例,并且不止一个。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下来我们成功的案子比失败的案子在数量上还是要多一些。不过,回过头来…

Read more

好莱坞会收购网游公司吗


如果有人问我“好莱坞电影公司会收购网络游戏公司吗”(或者反过来“大型网络游戏公司会收购电影公司吗?”),我会给出与我回答“未来的美洲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这样的全服务银行有可能把旗下的投资银行重新剥离出来吗)”这个问题一样的回答:

 

为什么不呢?

 

没错,为什么不呢。

 

斯皮尔伯格已经被邀请去导演EA的游戏了,接下来一定会有网络游戏公司邀请电影编剧去编写游戏剧本、电影编曲去创作游戏音乐、电影摄像去指导游戏画面、电影演员去扮演游戏角色(而不仅仅是代言游戏)。

 

电影和网络游戏(起码是部分网络游戏)有着天然的姻缘。随着电影受众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