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管涛

中银证券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

负利率可能会成为穷人的灾难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美联储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的背景下,已先后有欧元区(2014年6月)、日本(2016年2月)、瑞士(2015年1月)、瑞典(2015年2月)、丹麦(2012年7月)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操作。其中,除丹麦和瑞士央行主要是为阻止本币对外升值外,其他三家中央银行则主要是为了支持实现预期的通货膨胀目标。

  尤其是世界两大主要央行——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在量化宽松之后,最终走到负利率,是黔驴技穷还是绝处逢生,举世瞩目。从理论上讲,实施负利率,有助于突破货币政策的零利率下限约束,走出所谓“流动性陷阱…

Read more

即便是美联储也不能任性加息


  一、美联储可以任性吗?

  传统的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告诉我们,在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货币政策是独立的。然而,最近有个“二元悖论”却说,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即使汇率自由浮动,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即便是美联储也不可能自主制定利率政策。

  我们看到美联储最近在加快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造成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分化,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但海外市场动荡又产生回溢效应,反过来又制约美联储加息的进程。

  于是,我们就看到前期美联储为此延缓加息。市场甚至猜测今年2月份的G20上海会议上有一个&ldqu…

Read more

金融监管松弛是本轮股市异动的罪魁祸首


  虽然A股暴涨暴跌的原因不一而足,却可归于三大类: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监管因素这次A股从暴涨到暴跌的异常波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金融监管松弛,滋生的资产泡沫。这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几乎如出一辙。

  流动性过剩形成股市泡沫的温床。从国际上看,流动性泛滥往往会滋生资产泡沫。A股本次泡沫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2014年以来的国内流动性宽松。从时点上看,股市暴涨的起点与2014年11月首次降息开始货币宽松周期是一致的。

  流动性泛滥与实体经济投资机会缺乏,导致资金不愿投向信贷,转而通过场外配资、券商融资等方式进入股市。而在宽流动性背景下,市场舆论认为政府有强…

Read more

为何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有限?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稳定增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政府引…

Read more

完善金融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稳定增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

Read more

外汇储备虽减少但未损我国对外支付能力


 

  市场干预和估值变化是导致外汇储备下降的两大主要原因

  近年来特别是“8。11”汇改以来,为维护汇率稳定,央行采取了包括提供外汇流动性、实施外汇风险准备金制度、加强银行结售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真实性审核在内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到201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3304亿美元,较2014年6月底的历史高点下降了6629亿美元。其中:

  一部分是央行为外汇市场提供流动性,导致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为区分于“外汇储备余额”,以下简称“外汇储备资产”)减少。

  另一部分是因为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估…

Read more

主权财富基金之辩


  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简称SWF)兴起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新兴事物,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主权财富基金的重要职责是代表政府对外投资(包括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这能够促进经济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持续较大顺差时,通过公共部门对外投资,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矛盾。例如,新加坡自1980年代末以来,经常项目持续较大顺差,最近几年其经常项目盈余更是占到了GDP的20%左右。新加坡政府通过实行强积金制度,强制要求居民缴纳养老金,交由政府控制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境内和境外运作,就是分流外汇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