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板用“浮躁”抹去“激情”


     企业家管理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人道”。

     历来管理学家对管理都作过精彩的论述,或侧重面不同,或领域不同,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道。最终,无外乎两点。一方面是经验,另一方面就是人性。

    西方管理以制度化为准,强调规范性,中国企业家更愿意采用中国式的管理之道,更具人性味。西方管理强调谋事,中国管理强调谋人。特别是在激励管理上,中国企业家更愿意选择软性的方式去留才,用才,“以人为本”由此成为老板们强调最多的地方。应该说,企业家的“人道管理”思想,为民营其企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乏了制度化、基础性的激励基础,仅依靠软性的人道管理,只能维持一时,难以巩固长久。因为,随着思想、知识、素质的提升,能够在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这部分群体有很强的激情,和成就事业的野心。如果正确利用和引导他们这点,是老板们需要思考的,并且要用21世纪的人才管理眼光思考。

     面对这部分群体,老板们很喜欢用‘老经验’、“老传统”、“老思想”去引导他们不要“浮躁”,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积累。笔者倒认为,青年群体的浮躁体现出来的更是“激情”。他们不仅仅懂得向老黄牛一样去耕作积累,更抱着青年的事业激情。仅仅依靠“不要浮躁”的“人道管理”方式,难以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

   往往,更多时候,老板们"不要浮躁"的“人道管理”方式,更是一种宗教式的教化行为。严重者,更是一种愚弄青年人才的骗术。这部分青年群体时刻都需要明白,不要磨掉自己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