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幸福指数与GDP同步提高


有感于幸福指数与GDP同步提高
                                   李华新

  地处苏南的江阴,一直领跑着中国的县域经济。但是,对发展的理解、幸福的感受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江阴拿出了全新的尺度:群众认同、全民分享、百姓满意。江阴在总结群众、专家学者和北京、深圳等城市“幸福城市”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奋斗目标。
  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幸福江阴”的指标体系更加突出“民生指标”,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幸福江阴”的蓝图是,让每一个勤劳淳朴的江阴人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让江阴人民群众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人民日报》 ( 2007-03-18 第06版 )

     温总理在两会之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了他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可是想象在今后中国的大地上民生问题一定会更加被人民所期待。而要让人民幸福快乐,就需要解决具体的民生问题。就需要不断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
 
  幸福不幸福,还要群众来检验。这的确是最实际的一个想法和做法。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华西村人的幸福有三条标准,就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种朴素的社会主义幸福观,在江阴被逐渐升华。

    我们农村各地甚至一些城市的居民的生活水平,要达到华西的水平还需要走一段路,而百姓对幸福的理解,和国是考虑的幸福似乎有些不同。因为国是所议的幸福是一个笼统的感觉,而百姓要感到的幸福则是具体的指标,也许旧恶一些最具体的事情。就是一些针线活。
从去年9月起,江阴免费健康体检行动全面启动,4.7万企业退休人员和65万参保农民成为这一“幸福工程”的直接受益者。退休工人朱建华指着自己写在登记表上的名字感叹道:“百姓健康有人‘买单’,这就是幸福!”

   具体到江阴的幸福指标是一个具体化的东西,也许各地会有不同的方式来加以体现,但是这里要指出的则是,幸福的指数或是指标,应该是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益速度成正比的,就是说要和GDP的发展速度和经济的增量有联系的,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能让百姓感到,那一定是在有对地方出现问题了。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受益,无法体现在民生中,那么这样的经济发展,也许就是一个纯粹的指数,一个没有实际内容的数字,或是掺水或是仅仅只是数字的游戏。想想这样的数字和百姓的民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也就难怪百姓对于经济数字不产生和多说兴趣了。

    你感到幸福了吗?你的幸福具体在什么地方?你的幸福是你自己的亲身感觉还是一些领导替你感觉的。也许在就是一个最具体和真实的东西了。
   可以有许多对幸福的理解和诠释,但是只有一个最实在的标准,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百姓的感觉,就是百姓的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安居乐业。而这些是民生最具体的生活,是天天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会议期间的群情振奋、欢欣鼓舞、热血沸腾,温总理说现在远不是评功摆好的时候,一切已经开始一切只是刚刚破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不过人们的幸福指数或是幸福感觉,应该是和GDP的数字有最直接联系的,这话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