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和谐地产的背道而驰


     昨日去网上学习,有幸拜读了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亿城老总鄂俊宇、国美地产童渊、伟业老总林洁、思源顾问李国平五个业内领袖级人物的论坛文字稿,颇有感触。特别是冯仑先生对未来开发商的格局判断,让我记忆尤新。冯先生说,未来开发商有三类会存活,两头小中间大。两头之一首指万科这样的国内地产旗舰型企业,另一头是指在某一专业度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中小公司;中间大则是指内部混乱、资源丰富的大型国企。

   据个人的了解,目前地产行业里面,风光无限、资本雄厚的国企可真不少。有的甚至不是在开发地产,而是代表政府在进行区域建设,比如说望京的城开、亚运村的北辰等等。不言而喻,越是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国企,他们在资源的配置上越是优越,可谓装备精良。企业的领导,是政府任命的,行政级别还不是一般的高;土地资源,不是政府给,就是拿地的时候具有关系营销的本质;钱,银行在这样的企业面前,基本类似于妻子;至于政策,由于领导本身行政级别高且为政府任命,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至少不敢轻易去找茬,级别低的管理部门在一些招呼后,该放松的地方肯定放松。至于这些企业里面的人,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则可立脚,关系,学历,资历,要论专业度和管理,实在勉为其难。我个人认为,这其实也是地产行业的垄断经营,甚至可以说是政府通过其自己组建的班子在捞钱。这些企业表面上很风光,有钱,也能纳税,但换个思维来说,那种资源配置,搁谁不能赚到钱呢。资源的被利用是最优化的吗?他们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跟他们浪费的时间和资源相比,真是不可磨灭吗?

   早些时候,看到过一些开发商特别是国企提出的和谐地产、责任地产的概念。这应该也是现实社会的呼声,是一种期待的良好发展趋势,但真不愿意看到这仅仅是一种口号甚至是幌子。个人不认为国企本身有什么错误,其一,国企现实大量存在着,也将持续存在很长时间;其二,国企也不是我国特有的,日本、韩国甚至欧美都有;其三,国企不是意味着不能管理,国企不是意味着拿着精良武器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目前的现实,国企拿着精良武器,养活并富裕一小批人群,但含金量不足使大部分非受益人群不服甚至不满,和其它垄断行业一样,对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个人觉得,问题的根本在于行政能力的低下。行政人由于利益的利害关系,不愿不敢不能去下决心改变旧有的问题。不愿是自己不干净,不敢是害怕受益者抵触,不能是能力水平不足。

   个人觉得冯仑主席的未来开发商存活判断是很有根据的,但位于中间的大量国企(按分析也是中坚力量)如果长时间内部混乱的垄断着,那真不知道和谐地产甚至和谐社会的明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