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建立创新的长效机制


  

  当前,企业对待创新容易有两种倾向:一是把创新说得太高,想像得太离谱,觉得那是科学家,至少也是技术专家的事,而我等平民百姓大老粗,就安步当车混日子就行了;第二就是对创新不太重视,只在口里说说,开会时喊喊口号就完事了。其实我个人的理解是:创新不仅在于技术的开发创新上,实际上,服务创新、管理创新都是创新,平常生产上的技术改造、工艺优化也都是在创新,只是创新的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创新实际上应该成为企业对客户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种适应过程,这应该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基本应激反应的模式或说状态。

  关注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创新机制,才能保证创新是一种常态,?

  首先要为员工营造创新的氛围。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创新不是靠几个天才拍拍脑袋就能发明的结果。对一个成熟企业而言,我认为:创新应当像我们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规格一致、源源不断地生产。只有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才能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要知道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员工的思想同样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某个企业因为资助了慈善事业,在电视节目中被采访的时候,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观看后,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我服务的这家企业有社会责任心,是一个好企业。”员工由此得到的激励,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员工加班或因工作忽略了家庭的时候,他的家人就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因为他在为这家好的公司努力地工作。而且,在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里工作,员工的目的会更明确,更愿意去奉献。

  其次是创新要允许失败。由于创新是对未知境界的探索,是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创新之路关键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否则就很难摘取创新的胜利成果。如果一旦创新失败,就要被追究责任,那么不仅对创新者是个沉重打击,也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创新热情。因此,既要防止一些人打着创新旗号谋一己之私,也要防止一些人为了决策失误、创新失败从而逃避责任,相互推诿。要尽可能地给予创新者更为宽松的创新空间,提供永恒的动力,从而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给那些真正创新者一颗“定心丸”,也能给那些虚假创新者一个“下马威”。

  自主创新是企业独立自主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企业不断发展,繁荣常盛的筋骨。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要把它视为共同的责任,都要把它当作一种义务来交流经验,相互沟通,取长补短,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创新的步伐,使我们的企业发展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