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撰写学案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杨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4期撰写的论文《学案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

     课改要求:“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新的课改理念体现了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为,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科学课程观。

      教案是教师最为熟悉的伙伴,设计教案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案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样讲”,重在“教”,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且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往往是一种被动接受。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创的学习方案。学案以学生为中心,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学”。学案重视开放性和透明度。教师事先将学案向学生展示,这样能让学生做好学习前的各种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解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学案还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将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和探究、课后的复习与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