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电影看作是一种“视觉艺术”,也就是以感官体验和非思想性的文艺形式,那么,你对于这些年来的大片,就不会感到失望,而是会以十分“娱乐”的方式去对待,让自己觉得掏钱去电影院跟去打球、登山一样,都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从这个角度,《赤壁》不错。
(1)“自恋”的吴宇森。我看过吴宇森的很多电影,从张国荣和周润发的《英雄本色》开始,很显然,吴宇森应该是一个“动作导演”,也就是ACTION MOVIE.这些电影的一个卖点并不在故事情节,而是悬念和其中的打斗场面。比如《碟中谍》和《变脸》,所以,《赤壁》的故事很弱,但由于《三国演义》故事性很强,所以,吴宇森只好放话说,他是要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找平衡。
应该说,所有成功人士,多少会有一些自恋,这些自恋,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一个标识,同时也时刻要提醒别人,自己过去曾经获得的成就。这一点吴宇森在《赤壁》中表现得几乎有一些夸张。有人说孙尚香给吴宇森写过一封信。我敢肯定是通过“白鸽”送的。白鸽几乎是吴宇森的LOGO,在《英雄本色》和《变脸》中一直是一个很好的气氛烘托者。在这个电影中,白鸽也反复出现,孙尚香在被提亲之后,就去喂鸽子,影片最后,那只鸽子(看起来像鹰)飞进曹军水军大营,已经称为下部的预告者了。
(2)曹操暗恋小乔。曹操对于小乔的暗恋,被渲染,并通过曹操身边的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说曹操攻打蜀、吴目的是为了小乔,这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的动机是“女人”。
影片中曹操还深情地回忆其小乔他爹对于自己的赏识,而且一直把一张小乔的画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欣赏。自言自语地说,听说小乔嫁给了周瑜,因此,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就可以把小乔据为己有。把别人的老婆据为己有,是曹操的一个爱好,这似乎有史为证。但曹操的偏头痛是否是因此而起,多少八卦多了一些。
最后,曹操居然从一个酷似小乔的人那里寻找着跟小乔在一起的感觉,这是“意淫”。
(3)音乐家周瑜和需要冷静的诸葛亮。
周瑜和诸葛亮当然是赤壁的关键人物。在电影中,金城武的诸葛亮有一些小的萎缩,他的舌战群儒,所讲的道理主要是刺激孙权。可见编剧的境界比较低。后来他又去了周瑜的营地,恰好遇到了马难产,周瑜和小乔都不会接生,这时诸葛亮就因为“略通”而帮上了忙。诸葛亮还自称给人(牛)接过生。
有意思的是电影给诸葛亮的羽扇纶巾找了一个理由,周瑜问诸葛亮:这么热(冷)还扇扇子,(这个问题太弱智),不了诸葛亮的回答是“我经常需要冷静”。额的神,相当的搞笑。
周瑜在曹营的一些人的评价是只注意玩音乐而不知道练兵,可见周瑜的强项是音乐。电影中周瑜出场就是帮人调整一个笛子的音准问题。后来又通过演奏而与诸葛亮来了个“弦外之音”。梁朝伟演的周瑜,可能是众望所归,而且,他和小乔,也重复了一些《色戒》中的情景,只是周瑜有了一些唯美的东西。
周瑜和小乔,大约是郎才女貌的传统套路,到是孙尚香,有一些特别,虽然孙尚香是跟刘备,但电影中孙尚香似乎跟诸葛亮很谈得来,一个“野蛮女友”的三国版。
(4)刘、关、张。因为是赤壁,刘关张这三位桃园结义的事没法扯出来,但是在电影中,也弄得好有意思,比如就打仗这一环节,关羽和张飞,比较喜欢徒手。他们各自有一个副业,刘备是做草鞋,张飞是书法,周瑜是讲课。我在电影中没有看见张飞和关羽穿草鞋,但在周瑜问刘备大敌当前,怎么还有心思编草鞋的时候,关羽出来圆场说,他们的草鞋坏了,都是刘备编的。刘关张在被曹军打败后的生产自救,很让人联想起“革命根据地”。
张飞,写一手好字,我印象中写的是“誓灭曹贼”,这有点象是抗日标语。关羽讲课相当出乎我的意外,而且居然是《诗经》“君子好逑”那几句。关羽还批评了一些学生中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小乔也很爱写字,写了很多“平安”,还让周瑜猜为什么要写如此多的“平安”,周瑜居然说了一句“平安是福”的广告词,当然没有说平安奥运,就算对得起我们了。
(5)演员和其他。电影中还有一段曹军士兵蹴鞠的场景,看技术,比国足强。里面的演员,胡军的赵云,甘蔗认为过于不清秀。金城武演诸葛亮应该是气质不够,林志玲的小乔,作为花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尤勇的刘备和张震的孙权,怎么演都无所谓,张丰毅的曹操,我觉得不错。张飞和关羽,形象上与我们习惯最为接近。
总之,看完电影,我认为吴宇森可能适合拍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