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内定,全运会已成鸡肋


       今晚,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将在济南奥体中心举行,《济南时报》一篇题为《全运焰火凸显齐鲁元素场面有望超过奥运会》的文章,披露了此次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极度奢华。

此前,已经产生了约全部金牌的三分之一。而“金牌内定”的争端,也被推至中国体育史的最高峰。

10月9日,湖南跳水队原总教练,熊倪启蒙教练,国家A级裁判,本届全运会跳水裁判,已先后参加五届全运会的跳水裁判工作,多次在国际跳水比赛中执法的马鸣(化名),因为“不满本届全运会跳水的黑幕,竟然所有金牌都是提前内定的!”突然离开本届全运会跳水裁判住地。

次日,马鸣直言接下来的4枚金牌最终归属,两天后,结果果然和马鸣所说完全一致;10号左右,网站也贴出了关于本届全运会跳水比赛12枚金牌的“全景式”预测,结果也是和几天后的实际比赛结果完全一致。

而在随后的蹦床比赛中,北京奥运会冠军何雯娜仅排在第五名,广东队新秀钟杏平获得此项目金牌。何雯娜在赛后表示,自己对于冠军旁落并不意外,“我早就知道金牌会属于谁,打分项目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回顾中国体育的发展史,很多时候是迷失了方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在极度贫困时期,举国拿奖牌,说是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可外国人未必就这么看;二是我们为竞技体育而投入的资金过大,但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三是国家为了迎合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市运会,而建设的豪华体育场馆过多,且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民间健身场所却严重不足;四是为拿金牌不择手段,如袁伟民近期曝光马家军因服用兴奋剂而无缘悉尼奥运会,有些人就受不了了。其实,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丑闻,也都和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多,无法避免。如一些女运动员男性特征十分明显,以及有一段时间大量聘请以研究“兴奋剂”而闻名于世的东德教练,等等。

正因为我们对体育精神的严重迷失,多年来一直在追逐金牌大国,而不是追求体育强国。所以说,中国体育机构的“金牌内定”,还是具有较强可信度的。20年前“何智丽让球”这种在国外不可思议,在中国却理所当然的事情,已经撕开了中国畸形“金牌观”的口子,可20年后,中国的国力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不惜手段追逐金牌的自卑心理却依然如故,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就目前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体育强国,而不是金牌大国。由财政资金作保障来举办市运会、省运会、全运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社会的进步毫无用处。而“金牌内定”,不但有违体育的竞争精神,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精神。这样的运动会,还是不要为好。

 

我的相关文章:
冷眼看奥运:体育强国比金牌大国更重要
推荐导读: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新闻链接:
奥运冠军何雯娜全运会名列第五 暗示打分不公
资深教练爆全运跳水金牌内定金牌内定再爆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