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美德的悲壮接力
寒江结梯舍己救人,英勇学生感动荆楚。昨日,团省委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给他们家属送去了慰问金;授予来自长江大学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15名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称号。(27日湖北日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172240/172255/10265618.html
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生张华舍身从粪坑中救出老农,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正值国家开始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初期,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极为激烈,大学生救老农“值得不值得”的争论一度相当尖锐。然而,主流价值观念还是一致给予了这一舍己救人、见义勇为义举的支持和赞赏。
在市场经济机制早已确立的今天,长江大学生群体的英雄行为再度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值与不值”的声音依稀可闻,但称赞、敬佩的掌声依旧是最强音。甚至有评论认为90后大学生们拯救的不只是少年生命,更是社会道德,是一种不会受到时代限制、具有亘久生命力的价值观。
长期以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传统美德一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煜煜生辉,华夏儿女用他们的执著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美德接力,甚至时常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美德才显得尤为璀璨夺目,也更感动人、更激励人、更令人打心底里珍视。
从雷锋到张华,从前年救人不留名的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到今天的长江大学15人英雄群体,从大学生舍身救人到六旬冬泳员加入救援大学生的行列,这种悲壮的爱心接力,唱响了一曲曲让人荡气回肠的道德赞歌,彰显出我们的民族之魂和人性的光辉,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伟大之所在。
让我们向英雄的大学生致敬,让我们共同呵护这一美好的道德氛围,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传承中国民族优秀美德的接力中来!
传承民族美德的悲壮接力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