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复杂金融环境中走上金融强国之路
“金融工作关系国家命脉”,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银行业改革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征程,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继续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完善银行业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以形成可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经过30年改革开放,目前国家面临金融环境更加复杂,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加大。2008年,货币政策从“稳健”到“从紧”再到“适度宽松”的蜕变,就是市场变化复杂性的直观显现。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中国在复杂金融环境中走上金融强国之路。
这几组资料数据值得参考: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农行、中行、建行、工行“四龙治水”,到1994年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宣告成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2007年底为28.5万亿元。其中,已完成股改并上市的工行、中行、建行、交行资本充足率升至13.17%,不良贷款率降为2.81%,2007年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和平均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05%和15.57%,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目前的市值规模看,在全球十大银行中,工行、建行和中行已占三席。
1981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此后,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逐步从经济特区扩展到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1994年,中国颁布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从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范围。1996年,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对外资企业及境外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在华外资法人银行为26家,外国银行分行117家,外资银行的机构网点和资产分布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并不断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延伸。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33家,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1.25万亿元,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截至2007年底,工行、建行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了9家外资金融机构,同时中资银行机构在海外设立了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略大于外资银行在华资产。
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各类银行业法人机构有8877家、营业网点近19万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52.6万亿元,占我国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0%以上,是中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首次达到国际监管水平;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6.7%;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4467亿元。
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和引进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已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至全国30个省(区、市)。国家开发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启动商业化转型,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在深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重组、上市和跨区域发展步伐加快;信托、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中国在复杂金融环境中走上金融强国之路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