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红杏出墙 华晨饮鸩止渴


宝马红杏出墙 华晨饮鸩止渴

\周丽君

“宝马7系或落户上汽”

“中华、金杯分道扬镳”

这些天,上述两条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消息,都成了行业热点新闻。但细细一琢磨,或许偶然中也有必然。

目前宝马和上汽双方,都未对7系落户事件给予正面回应,但对比华晨,合作上汽的意义不言而喻。即便是炒作,也是无风不起浪,未尝不是宝马给华晨的一个下马威。

华晨和宝马的矛盾由来已久,包括新车型、新工厂、零部件等都有涉及。除3系和5系外,华晨希望宝马能引进更多新车型,诸如宝马1系、7系,或X5等。华晨董事长祁玉民在去年底表示:“不给新车就不建新厂”。

另外,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华晨一直努力说服宝马扩大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至今年初,华晨宝马国产化率已达40%,本地化采购增加了22%。但增加的国产化部件,以座椅、雨刮器、火花塞、车灯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关键的动力总成,及车身等,几乎都未国产化。

总之,由于华晨在包括研发、采购等利益获得的各个合资环节并不占优势,所以,也是一直闹别扭。

对宝马而言,也是怨声载道。如建二厂,华晨又拿不出钱。产能3万辆的一厂总投资4.5亿欧元,即便不考虑物价等因素,按照二厂盛行的六七万辆产能说法计算,也得10亿欧元,差不多100亿人民币。双方对半一开,华晨也得负担50亿。

目前,华晨因发展自主品牌,不仅处于亏损状态,2008年,中华牌轿车共售出91356台,较2007年下跌14.4%,由于销量下降,中华轿车业务亏损在持续扩大,5个财政年有4年亏损,2009年上半年亏损更是达到了9.34亿元人民币。而且负债累累,去年集团负责就已过50亿,负债率超过60%

总之,此情此景,让华晨再筹集50亿,谈何容易。

既然没钱赔宝马玩,而且在新车型、零部件等方面又喋喋不休,这也难怪宝马会红杏出墙,想伴个类似上汽这样的大款。

对华晨而言,娶个宝马这样的小姐也不容易。即便帮着赚的少了点,但也能赚点,好歹比亏本强。所以,哪怕在建设二厂等方面缺钱,也得硬着头皮到处借。既然想通过华晨中国筹钱,自然得把华晨中国洗得干净点,亏损业务尽量剥离出去。

但对于华晨自主品牌而言,恰似釜底抽薪。本来发展自主品牌的资本也是杯水车薪,华晨金杯在公告中表示,进一步发展中华轿车业务将追加巨额投资。现在却让其彻底清场,必然加大日后筹资难度,

就长期而言,对比合资品牌,发展自主品牌的意义显然更大。

所以,华晨让中华与金杯分家之举,恰似饮鸩止渴,解了近忧,埋了后患。只希望届时的宝马不会变心到连3系和5系都不想给华晨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