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慎学长三角
王旭明
今天的北京日报说,北京市日前组织了专门的学习考察团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回来后还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
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地处沿海,制造业发达,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且非文物重点保护地区。特别是由于长江贯通三地,又背靠东海,气候宜人,没有或较少环境污染,沙尘暴之类,更没有水源枯竭之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近年来,三地联手加大加快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步伐,大大促进了三地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自然资源,特别是文化发展背景的不同,北京与长三角地区都无可比性。更无简单模仿之必要。盲目的学习不仅如东施效颦贻笑大方,还会对北京市的发展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让人担忧的是,北京市领导在会议上还提出要积极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且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增强首都经济核心竞争力,还要求要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集群经济等等。如此提法简言之就是北京也要学习长三角的产业模式,成为第二个长三角。
呜呼,北京的古城风貌特色、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北京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这里只字未提,而这恰恰是北京独一无二之处!北京市的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解放思想、强抓机遇,大举措推动科学发展,这没有错,但关键是北京市的科学发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作为一介草民,我以为北京市的科学发展就是保护好北京,在保护好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北京市的科学发展就是不发展重工业、污染性强的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即使这些产业再能够盈利。在我看来,北京市的科学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零发展,其发展资金和项目用到周边城市去,一句话,为全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就是北京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
鄙人曾发拙文《北京不能成东京》,虽未能引起广泛关注,但以我之良心绝不善罢甘休,本文算是再做呼吁,今后还会,直到有关部门重视为止。据说, 郑也夫先生为反对全运会已呼喊多年,最近他表示要坚持到底。佩服他的勇气和坚持精神,吾亦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