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的有关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相互送礼、相互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出国(境)旅游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干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要严肃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严禁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严格控制年终各种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减少各种茶话会、联欢会和节庆剪彩。各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行为。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应将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公款吃喝等大肆浪费行为,并不是一笔秘密账本,而是一本公开账。但真正又有多少政府部门能做到这一点?
公款吃喝,利用公款大肆浪费之风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顽症,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由它带来的负面效应绝对不可低估。每逢年末,都是迎来送往、公款吃喝之风刮得比较厉害的时节,中央也是按照惯例不停地下发这种通知。尽管党中央三令五申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公款吃喝的文件时有下发,但总是不能彻底管住“这张嘴”,而是越演越烈,因为只有通过这种“交情”官官才能加深感情、官商才能加深了解,在觥筹交错中才能达成权权交易和钱权交易的共识。我们的法律很多,通知也很多,可惜法律也好,通知也罢,统统只是一种形式。只有让公款吃喝者慑于法律威严而住嘴,须借助健全法律监管机制,有效压缩官员在公款吃喝安排上的自由裁量空间,使其当吃则吃,不当吃则止。
公款吃喝者侵占和浪费了国家财产,是对纳税人的亵渎,对于公款吃喝这一顽症,怎样加以遏止,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虽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也不是一件杜绝不了的事,关键是要看态度,看认识,看是否真抓实干。笔者以为,解决吃喝宴请等浪费之风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把住财务关,切实管好公款的使用,要把公款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公开透明,以堵住公款吃喝这一顽症。并定期张榜公布,让民众真正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二是真抓实干。几年来,这种红头文件数不胜数,为何就是管不能刹住这种邪气?主要是不能落实相关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不能严肃处理,纵容这些人越吃越有胆,才是问题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的真正原因;
三、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行为。作为“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加大对国家公职人员廉洁行为的规范管理,在社会上形成拒吃请,树立廉政的政府形象,从而遏制公款吃喝的漫延。
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必须痛下决心,真抓严查,切实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管理、协调各种社会矛盾,用法律手段遏制这个痼瘤。
通知年年发,公款照样花。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