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自古便是一块金戈铁马的战场和兵家必争的要隘。当年西夏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吐蕃、回鹘人通过几番较量、拚杀,终于占领了西凉府。李元昊称帝的当年次月,便“祀神西凉府”,祭拜天地之神。后来西夏便在凉州城及周围整修堡寨加强防御,并在凉州装备了铜制火炮。据考证,西夏铜火炮可是我国年代最早的铜炮。1094年,西夏重修了凉州城里的护国寺感应塔,在《西夏碑》文里详细记载了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的原因。此时的凉州,商侣往来,粮食丰盈,牲畜肥壮,据《西夏书事》称“得凉州后,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其天府之国也”。凉州成了西夏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西夏时凉州手工作坊业规模十分可观。当时凉州西南部祁连山脚下的古城塔儿庄,“窑城里身着西夏民族服装的匠人,正在精心烧制瓷器。有的调制泥料,有的控制火候,有的装窑,有的出窑,有的挑选验收,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西夏人的丧葬风俗也很奇特。他们除王公贵族可进行土葬外,一般平民都崇尚火葬。在凉州这块沧海桑田的土地上曾留下多处墓穴。他们有的死后先进行火化,再把骨灰装入灵骨塔、灵骨匝或灵骨瓶中埋于地下。1977年在凉州西郊公园发现的西夏墓中,有一个制作精细的木缘塔,即灵骨塔,在其四周写满了佛经咒语,以求死者灵魂升天的意思。1989年在西郊公园附近又发现一座西夏双人合葬墓,灵骨匝两具,男式略大于女式,男式呈梯形,女式为圆弧顶。该墓中有西夏人物木版画两件,画面中有西夏男女生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