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经常聊天,今天下午从我的一个熟人说起,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服务行业。不说还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们的熟人也有从事这个行业的,而且家里人都知道,但是没办法或者无所谓,我大吃一惊,这也无所谓。
后来,一位同事说了她的见闻。在**市场里面靠近**宾馆的后面,有条长长的小巷,两边是民居。白日与晚上,尤其是下雨天和晚上,在不少门户前会斜倚着一两个风尘女子,不过呢,这个地带是三级地带,所以这里的女子年龄相貌都不及其他的地方,当然价格也就优惠了。据说,曾经红极一时的江滨路已落败为二级地带,那些宾馆,桑拿里的才是一级及一级以上的地带,可想而知,那里的女子也就年轻漂亮多了,价格自然也就高了。有需求也就有市场,有市场才会满足需求。
同事有时路过那里看到一些年纪大的,穿着不好的男人徘徊在民居前,与女子搭讪,讨价还价。一次,一个老头跟女子在讨价还价被我同事听见了。女子说了一个价格,老头说还这么贵,女子很傲的说物价上涨,这价格算便宜的了。脸色冷冷的,意思是爱来不来。老头说便宜一点吧。女的懒得回答。这时另一个老头从屋里出来了,问这个老头怎么不进去,这个老头说太贵了。同事不便驻留倾听,走远了回头看见他们三个还在比划着,大概还是在说价格。还有一次,一个卖菜的老头挑着担子,担子里还有一点卖剩的菜,在民居前徘徊。大概他是某个风尘女子的熟客,那个女子叫他快把菜卖了,再过来。
这些菜农种点菜容易吗?卖菜时一分钱一分钱的算计着,穿着胶鞋,挑着筐子,身上还有泥点,竟然还来这里送掉血汗钱。这么一把年纪了,在家里也许是儿孙满堂了,被称作爷爷或者外公了。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劳作的双手,怎么也跟这里的环境不称呀。我想不明白。老人的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正常的,如果合理的该如何正确的满足,如果不合理又如何引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