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开放程度的增大,国际教育交流以及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愈来愈明显,人们试图在更广阔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观察、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以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效率来造福于人类。
实际上,夸美纽斯早就提到建立一种类似于“国际教育部”的组织,并且详细描述了它由各国学者组成,旨在“促进了解、和平与幸福”。19世纪末,赫尔曼·莫尔肯博尔也建议设立一个“国际教育常务委员会”,以动员全世界教育工作者为保卫和平和促进国际理解而努力。但在整个19世纪,仅仅若干欧洲国家在殖民扩张或语言扩张、民族主义扩张或宗教扩张的竞争战略中,才表现出国际教育合作的积极性。1921年,国际联盟设立由亨利、伯格森主持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1924年成立了国际智力合作研究所,1929年成立了专门从事国际教育合作的组织��国际教育局,其宗旨如它所制定的章程序言中所述:“发展教育是维护和平的一个主要因素”。194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一次大会。会议以联合国制定的宗旨��逐步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的目标为基本指导思想,倡导人性的培养,主张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时至今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已涉及学前教育、各级学校教育、各种不同形式的校外教育、弱智青少年教育以及体育运动等,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学会生存》研究报告,这标志着人类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