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今商品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实质主导作用日渐突出:“大宗+上游+金融”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当“资产膨胀”传导到“通货膨胀”,宏观政策才开始滞后性紧缩,及至通胀晚期,货币政策的高度紧缩和流动性回收往往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此刻经济已即将触顶。
紧盯严重滞后的CPI难免导致宏调失误:——2007年的超紧缩以及当前的超宽松、超积极。
二、务必重视资产(本)市场的先行性和先导性:股市、地产和CRB指数需要引起政府和投资界的更多重视。
三、从“一步到位的崩盘推倒”到“势在必然的卷土重来”:本论经济危机已在2008年年底已将除黄金以外的所有商品牛市的铅华洗尽,然其后的流动性和需求复苏注定其很快故伎重演。曾经的深度过冷促使资产价格在2009年上半年快速反弹,其实是下一轮牛市的第一冲击波。
四、我国资产膨胀的可持续性:长线看,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根据国家规划,预计到2040-2050 年我国将完成工业化且人口达到饱和,在此之前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比较突出。
五、标志品种:原油从147美元到38美元/桶,再从40美元以下到70美元以上,虽然短线遭受美元反弹的压制,但长线看已然再塌牛途,其他矿业产品有望亦步亦趋。
郭士英
2009年7月1日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