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干坐马航,回程时又看到星空奇遇2009版,全无意外地,马航的翻译,不但不懂翻冼朴葛克这些历史级的译名,更大的错误是将Enterprise译作《企业号》, Enterprising Activity是冒险活动,Enterprise星舰是应译作《冒险号》,商业活动本来就是冒险活动,懂冒险的才是企业,而星空奇遇2009电影的主体内容,是小葛克将父亲战死沙场的历史痛楚,变成深刻历史教训,或者是已升华成为个人化的军校教材,然后用诸于战场,取得胜利,荣升舰长。
真退休杀企,传承变杀己
真实的企业传承,没有这种沉痛而激荡,反而是沉闷而激气。与大家分享一个本年医案 : 老父年过六十,是二手机器商,是对企业客户,商务遍及亚洲,与另一姓朋友创办此企业,两家各有子侄,分别掌握不同地区,如中国,日本,南亚等,第一创办人是本栏十多年老读者,已懂得将业务以地区分拆,成不同BU(Business Unit),算是完成第一期进化,能不能加个Strategic字眼在前头,成SBU ,笔者看就未能,因为不同地区的分号,仍然靠香港公司入货,即第一创办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睇码”人,严格来算,只是Sales Office销售办事处,未有主导权,所以不够S(战略性)。
去到要传承的时候,就出现很多问题了,因为过去一年是亏本,某角度而言,有注资的需要,但这次两老退出,却是要保住老本,这位第一创办人就好像笔者的“外少林”弟子,带了好几个不同的架构方案,股本协议来见笔者。这情况下,无论你是星舰舰长,律师,(传承)战略师,其实你都是使用同一套游戏规则,这规则叫First Directive第一指令,对创业者来说,第一指令是保财,既然年迈,商业前景又明暗不定,本来就应简单揸现金就算,即是结束业务,拿尽一分一毫,然后退休与老伴游地中海船河!但第二指令,或者用Corporate Succession企业传承角度而言,业务是要延续下去,直至永远或无法延续为止,而对这两难之局,难道创办人退休就要杀企,不杀企就退休不成。
临老变脸 , 当铺“朝奉”
但纵观“外少林”弟子之建议,无一不对自己的财产构成中线至长线的危险,中线是资本一旦下注,难以取回,或在余晖之年,都未必有正回报,一旦子公司之经营失效/失败,要再注资/拯救的风险可以预期,这种局面实在不易谋筹,实在任何的投资模式:什么后人七(70%),老辈三(30%),什么逼子侄MBO,逐步买回股份,都无法改变后人经营能力恐有不逮这个风险,但这位先生又希望笔者在没有检定后人经营能力的情况下,作出建议,有点像古代某些封闭时代的太医,不准替后妃直接把脉,而要开方子。
经过好阵子思量之后,简单答案,要求创办人变身,当银行家,变成机器抵押财务从业员;(一)由某年某月某日,在法律上斩断所有子公司业务,不沾手任何东西,既不董事,亦不股东,而只干一件事情,就是保持他个人的眼光,当这些前子公司,将拟买入的某机器拿来典当,他只做两个决定,当与不当,收息多少,若前子公司觉得这老先生的当铺不识货,或收息太贵,可以蝉过别枝,老人家乐得赌少一铺,直至新一代能全数找到家族以外的财务公司支持,若果新一代能及早图利,还可以收回些少本金,这样就符合老先生的实时退休原则,又没干犯企业传承第一戒,戒杀(企),而后人亦可以透过在法律上是“离”,知识传承上是“即”的模式,放手试练及再学习经营,在父辈参与近乎零的状态,由沉闷升级至激荡,再起波澜,再创业。
若即若离式传承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