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三大建设与中国经济展望


  


  1、1944年,美国通过了建设6.8万公里州际公路网的规划。目前,美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1998年,中国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2008年,中国高速公里总里程突破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的规划是到2010年通车里程6.5万公里,2020年达到10万公里。它将把所有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连接起来,总覆盖人口超过10亿人,总投资将达到2.2万亿元。

  3、我国的高速公路进程:1999年突破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2001年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2008年突破6万公里。以这样的速度,大约2010年,我国的高速公路就能达到10万公里。至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将进入尾声。估计在2015年前,高速公路的建设基本达到目标。

  4、美国的铁路在1916年曾达到40.87万公里,上世纪中叶,受到汽车和航空业的冲击,减少到27.3万公里。目前,美国在运营的铁路约23万公里。俄罗斯有8.6万公里。

  5、2009年6月,中国铁路运营里程8万公里。初步计划到2012年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及城际列车将达到1.3万公里。有专家指出,2020年我国铁路达到16万公里比较合适。按照这样的规模,大约2017年前后,铁路建设将告一段落。

  6、2007-2008年,中国每年新开工商品房9亿多平米,每年竣工6亿多平米,年均施工面积25亿平米。换言之,这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年供给量超过6亿平米。以这样的速度,大约4-5年就可以竣工30亿平米以上的建筑面积,为中国人提供3000万套商品房,满足至少1亿人的居住需求。中国的城镇化率目前约50%,假设未来上升到75%,将增加3亿人口,需要住宅100亿平米。按照时间顺序,大约8年后,基本满足城镇化需求(大约可提供60亿平米商品房)。2017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将“严重”过剩。从房屋建筑和销售的进度看,预计2015-2017年,我国的房屋建设将进入拐点,走下降通道。

  公路、铁路和房地产建设都需要耗用大量钢材和水泥。最近几年,我国每年竣工1万公里高速公路、近1万公里铁路、6亿平米商品房。这种大规模的建设预计在2012年前后达到最高潮。此后规模将逐渐降低。预计到2017年前后,铁路、公路和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建设将基本结束,对钢材水泥的需求将因此而下降。

  三大基础建设要素累加,2017年---2019年前后,钢材水泥将陷入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届时,钢材水泥产量下降、建设机械需求下降,重工业产能严重过剩,进一步会影响到就业人口。

  由此我们可以预计,经过本轮经济危机的调整,2011----2012年前后,我国经济必将重新进入上升轨道并加速,加速期大约为5年。2017----2019年前后,经济将进入全面调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