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农为何总是成为猪?


在中国,猪是属于农产品,是纯市场经济商品,其价格具有很强烈的波动性质,很多的养猪户因不理解猪经济规律而导致小赚而大亏,辛辛苦苦喂猪,到时候却颗粒无收,甚至倾家荡产。不仅可怜,而且可悲!

养猪者本想勤劳致富,不料猪肉价格大跌,养猪者成为了猪,甚至猪不如!

养猪者多为农民,只懂生产,不懂市场,或者,只有经历惨痛教训,才能总结经验,这不仅不利于国家,而且亦不利于自身。中国有句古语:“逢贱莫懒,逢贵莫赶”,这是中国农民经历长时间摸索出来的市场经济规律的至理明言,是中国人市场经济意识的凝聚和结晶,早就超越了斯密的《国富论》。这句话的大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产品价格低廉时,你不要放弃生产,价格很可能马上就要上涨,因为很多人已经放弃了生产,市场会从供过于求变成供不应求;当产品价格很高,大家都在赚钱时,你就不要挤进了,因为很多人会进入该行业,从而增大供给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甚至亏损。市场经济规律早就由我们的老祖宗精辟地总结出来了,很可惜,现代中国人似乎不知道,还需要重新总结,原因大概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将市场经济的规律淡化了,从而需要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重新总结市场经济规律。

养猪要赚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需要反猪经济周期而动,即当猪肉价格高涨时,别跟风,当猪肉价格低迷时,不放弃。现在养猪散养的少,大部分是具备一定规模。规模养猪一般自己养母猪,母猪下崽,养生猪,形成一链条。如果仔细观察,就会从中发现规律:当猪肉价格大涨时,很多人就会来养猪,从而猪崽的需求大增,猪崽价格大涨;猪崽价格上涨,人们就会增加母猪的数量,从而增加猪崽的供应,猪崽数量的增加将导致生猪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猪肉价格大跌;当猪肉价格大跌后,人们不愿意养猪,使猪崽价格大跌,人们只好宰杀母猪,直至下一轮猪肉价格大涨。。。。。

要使养猪赚钱,要懂养猪的经济周期,具体操作:1、当猪崽的价格大涨时,卖猪崽,少养生猪。2、当猪崽的价格低廉时,多养猪。为什么?因为猪崽价格大涨时,猪肉价格也高,人们养猪热情增加,必然会导致下一轮猪肉价格的大跌;猪崽价格低廉时,猪肉价格也低,人们缺乏养猪热情,必然会导致下一轮猪肉价格的大涨。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猪崽的价格看到猪市场的周期特性,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特性,方可在猪市场中轻松赚钱。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