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花房姑娘”情结与“调结构”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1-8月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1%,增速快于1-7月的15.0%。其中,8月份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4%,增速高于7月份的15.2%。中国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33.0%,增速快于1-7月的32.9%。

  中国8月份经济数据中,不但消费和投资继续前行,其他方面也亮点纷呈。

  中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2%,降幅小于7月份的1.8%,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同时也使得中国连续第十个月保持正利率局面。1-8月CPI累计也较上年同期下降1.2%,降幅与1-7月持平。中国此前将2009年CPI增速目标设定为增长4%。同时,中国8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快于7月份的10.8%;而1-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1%,也快于1-7月的7.5%。

  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尤其是8月份有关经济数据可谓出奇的光鲜亮丽。但纵观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调整经济结构上还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今天博鳌房地产论坛资讯
《中国经济的“花房姑娘”情结》一文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或许是把房地产和出口这个“姑娘的花房”当成了“老地方”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复苏,中国必须在摆脱经济衰退和结构性改革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并且要意识到经济结构均衡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才是真正的“老地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首当其冲的则是中国房地产业,尽管遭受重创,但这个不在振兴规划中的房地产业却“逆市反弹”,
难以遏制复苏的步伐房地产曾被看成是此轮中国经济复苏的支柱。国内外媒体还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主要靠出口拉动,若外需大幅下降,则中国经济将很难增长。其实,房地产和出口被称做中国经济的“花房姑娘”情结,由来已久,但笔者认为,不必把房地产和出口问题想象的那么严重,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由“花房姑娘
”情结向“调结构”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更能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首先我国的房地产业不像美国那样存在全国性的供给过剩,银行和房地产相关的负债规模也不太大。我国房地产还没有走向没路,它需要更理性、更健康和更成熟。在出口问题上,中国经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依赖出口。近几年来,中国严格控制信贷,中国企业盈利增长也较快,底子越来越厚实,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政府具有强有力的政策应对措施,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更有财力做好房地产和出口以外其它产业的发展。

  其次我国经济正由“花房姑娘”情结向“调结构”方向转变。在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目标。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的,“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为主、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各地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调整产业结构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调结构”的新路子。

  再次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民生等重大问题,表明中国政府更注重科学发展。中国经济最本质的结构性问题就是高投资和低消费,而国内低消费又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我国政府解决民生等重大问题,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来提升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改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等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