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加法验算方法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和家人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付钱的经过。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同学个别发言)

(出示小明和妈妈一起购物的图1)今天,小明也和妈妈到超市去买东西。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了解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解决问题:阿姨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花多少元?200元钱够吗?

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解答: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评讲。

问: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探究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方法二: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方法三: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4、练习: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三、训练拓展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们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四、课堂作业

1、练习七第1题的第一行

2、练习七第4题的后面两题,学生完成后说说填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六、课下作业: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