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到GNH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十四
随着年关的到来,坊间对中国过去一年来的GDP增长规模充满了好奇,许多权威媒体发出预测:认为中国2009年的GDP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家。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似乎也对此给出了支撑。根据几天前公布的结果,2008年中国GDP修正值为31.4万亿人民币,较原来增加了1.34万亿,而2009年预测的GDP增长率为8.5%,按这一数据进行预测,中国2009年的GDP总量将超过34万亿人民币。
对比之下,日本2008年的GDP为4.9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45万亿人民币,而外界普遍预测日本2009年经济将出现3%以上的负增长,所以这一年的GDP总量将低于33万亿人民币,按这一数据推断,中国今年GDP将超出日本无疑。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日本是自1968年以来就稳坐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的西方强国,中国的GDP总量如能赶上日本,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亚军,这无疑又为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树立起一个新榜样。
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我们的GDP总量或许能够超越日本,但我们的人均GDP占有额却还与日本差的很远,2008年日本的人均GDP是42480美元,中国为3260美元,日本是我们的13倍!这才是一个更能反映真实差距的数据。
实际上,GDP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中间体”,增加GDP的目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这里,经济决策者是“项庄”,发展GDP是在“舞剑”,而创造就业,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是真正的目标指向——“沛公”。
增加GDP目的是为了防止经济下滑,因为经济下滑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这又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所以,GDP不是目标而只是一个指标,而且只是一系列指标体系中的一个。其实除GDP之外,还有着其它更能反映社会目标意愿的指标,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就是GNH指标。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发展衡量指标。顾名思义,这一指标就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 “幸福感”的数据。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是不同的,有人把从事高收入的工作看做幸福,有人把自己能获得多数人认同看做幸福,也有人把安逸舒适的生活看做幸福。如一些专家所言,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GNH最早是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旺楚克提出。他认为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一国的政策应该关注国民的“幸福”程度,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社会发展目标。
不丹政府经过不断摸索,把GNH具体转化为四大支柱: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保留、优良的治理制度。这四大支柱并非抽象的原则,政府进一步把它们细化成了心理幸福、生态、卫生、教育、文化、生活标准、时间使用、社区活力及良好的管理状态这九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指数标准,最后开发出涵盖国民生活每个方面的七十二个“幸福指示器”,如心理幸福区域就包括了人们进行祈祷的频率、冥思、自私自利、嫉妒、镇静、同情、大方、挫折及自杀念头等指示器。
每隔两年,不丹政府还会对这个评价机制进行修改,以求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据不丹的国家信息与通讯部长称:该国甚至还将一天的时间进行统计,比如一个人一天花多少时间陪家人,花多少时间工作等。
如果按照GDP标准衡量,不丹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国。全国只有一个机场,两架飞机,没有铁路。在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2006年不丹排名第135位,人均GDP1400美元。然而,在GNH这一新型治国理念的影响下,不丹成了令世人艳羡的世外桃源,这里被世人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全国森林覆盖率为72%,木材蓄积量约6.7亿立方米,这里的人民号称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美丽的景色和基本未被破坏的文化是不丹居民高幸福感的关键。
不丹这种全新的GNH指标概念一经出现,就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开始从新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可以说,过去各国关注的往往只是都经济贫困,如今这一状况已有了明显改变,世界银行就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时间贫困”,这是一个比“经济贫困“更让人不安的词汇。可以拿美国作为例证对此进行解释:过去50年来,美国人均GDP增长了3倍,但与此同时,美国的暴力犯罪也增加了3倍,美国人不和邻居交往的人数增加了4倍,被世界公认”富裕“的美国人中有1/4感到不幸福。调查发现,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时间贫困”,因为美国人信奉的是多多工作、多多赚钱、多多消费,而超时工作带来的情绪压力破坏了身体健康,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幸福感。非独美国,事实上在很多国家,“时间贫困”已经抵销了它们的一大部分GDP。
就在各国为发展GDP累得筋疲力尽而又无可奈何的时候,GNH开始闪亮登场了,这显然为这个火热干渴的世界带来了一丝舒适的清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这个指标的价值——生活的真谛或许不在繁华的纽约或东京,而在荒僻的南亚不丹或者中国丽江,这些自然风光和古朴生活其实才真正代表着生活的本质:“幸福“。幸福与GDP无关。
同时,以GNH为发展衡量指标,也远比GDP做指标更为环保,更为“低碳”。它不用担心指标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碳排放增多和地球气温上升,也不用考虑为达成目标而不断加大的贸易依存度与贸易战风险。我们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但我们需要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在世界经济发展逐步迈向低碳化的今天,各国都应该告别过去那种粗犷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迈向更为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