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获批,大券商受益程度最大


 

中国证监会1 月8 日公告称,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这标志着市场期待已久的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业务已正式获批。这也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获批时间仍然快于我们的预期。公告也明确了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表,即今年4 月中上旬推出。就融资融券推出应早于股指期货的理论逻辑来看,融资融券在1 季度推出也应该没有太大疑问。

创新将引爆行业的第二次革命,较之于国民经济快速证券化驱动的行业第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将承继第一次革命、继续助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而且将带来证券行业盈利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其意义要比第一次革命深远的多。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对于证券行业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而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预期的明朗无疑将是第二次革命的催化剂。

我们对融资融券的基本判断是“间接影响>直接影响;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对大券商的影响>对小券商的影响”。全面铺开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对净收入的贡献分别可望达到甚至超过20%。但试点期内,管理层将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策略,它们对证券公司业绩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政策放松的力度。我们的测算表明,试点期内,这两项创新合计对证券公司业绩的贡献可达到10%。

资本规模领先、业务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券商将能够较大程度的受益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大券商受益程度最大。

4 季度以来券商股表现抢眼,板块指数涨32%。我们认为这是创新和业绩预期双驱动的结果。目前,大券商的估值仍未完全反映业绩增长和创新预期,在创新推出预期及业绩增长预期已然明确的背景下,我们仍坚持对行业及大券商的推荐逻辑:大好。仍坚定看好中信/海通/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