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的下一步棋
-写在中国电信C网运营一周年之际
程德杰 博士 高级咨询师 四川通信设计院
本文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信息网络》杂志约稿文章,发表在《信息网络》2009年第10期上,原题名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写在中电信C网运营一周年之际》,发表时文字有删改,现将原文贴出,供各位参考!
正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国电信正式运营CDMA网络已经整整一周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信的CDMA运营可谓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在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09年7月底,中国电信的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42个地市、2055个县(市)和6000多个发达乡镇,是中国大陆目前覆盖最广最好的3G网络;在用户发展方面,不仅成功地扭转了用户不断流失的局面,成功地实现了用户规模的正增长,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4678万户,与运营之初的有效用户数2840万户相比,净增1838万户;而在3G终端的应用方面,其天翼品牌的CDMA2000 EV-DO 3G手机在销量上一直名列前茅,其在3G数据卡的市场占有率上,更是遥遥领先,这也意味着中国电信在当前的3G应用上先拔头筹,取得了领先于其他两家运营商的优势。
纵观中国电信在运营CDMA网络一年来的表现,其成绩可圈可点。但如果中国电信因此而放弃进一步的努力和自我完善的话,那中国电信宏大的市场目标,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原因很简单,仅仅从规模上来看,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已经突破5亿,达到5.08亿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达到1.43亿户。相比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规模而言,中国电信4千多万的移动用户规模实在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远远不能和上述两家运营商相提并论。
从在网络覆盖层面来看,中国电信虽然建成了目前国内覆盖最广的3G网络,但在2G覆盖水平上,仍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有较大差距;而从移动网络和移动业务运营经验上来看,中国电信则是不折不扣的新丁。
因此当下的中国电信实在没有资本固步自封,中国电信仍需在诸多方面加强工作。以更快的发展速度来缩小和其他两家运营商之间的差距。而在具体工作层面,窃以为中国电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提高CDMA移动用户应用感受是一切工作的核心
提高用户应用感受,不仅是增加客户粘度的重要手段,更是吸引新客户加入最重要的措施!
提高客户的应用感受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到中国电信CDMA移动网络的覆盖和优化,也涉及到对现有移动业务清理和完善,以及制定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简单易懂的资费政策。
作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基础性设施,网络覆盖和质量是一切服务的基础。一直以来,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在整体信号覆盖水平上要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网,虽然在3G信号覆盖上中国电信获得了暂时性的领先,但在包括2G信号在内的整体覆盖上,中国电信仍有提高的空间;同时,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服务质量仍有优化和提升的空间。
同时,对现有C网移动业务的清理和调整,是提高用户应用感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现有移动业务的清理,砍掉一批缺乏用户吸引力、维护成本高昂的业务,将资源优先配置到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明显的移动业务上来;简化移动业务的计费模式,方便客户选择,从而有效提高客户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应用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一方面,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资费套餐,用户往往无所适从,尤其是当3G资费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层出不穷的计费模式让无数用户为套餐的选取伤透了脑筋。有统计数据表明:过于复杂的资费套餐不利于移动市场的新进入者吸引和发展客户!这是源于人的思维心理:在面对无法搞清楚的陌生事物时候,人们往往选择保持现状!
因此,中国电信在制定资费套餐政策的时候,有必要化繁为简,制定出简单明了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资费和套餐政策,让用户对中国电信的资费优惠政策伸手可及、妇孺皆知!
2.开发具备吸引力的移动业务是当前工作的重心
在网络建设进入到移动阶段,中国电信应适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移动业务开发上来!
随着各家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各家移动运营商之间网络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单纯从网络覆盖和网络通信质量上已经很难分出高下,而唯一能够标识出运营商之间不同的是其所提供的特色移动业务!
提供有吸引力的、个性化的移动业务,不仅是运营商真正实现3G业务现金流转正,攫取3G金矿的需要,也是提高客户应用感知,慰留和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
在当前条件下,中国电信将移动业务开发作为其工作重心,除了有提高营收,增强客户粘度的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可以借此全面介入移动内容服务,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中国电信被诸多业内人士看成是一家重视网络技术发展、多于重视业务应用的技术型公司。这一方面是对中国电信技术底蕴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电信对业务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实上,中国电信在移动业务应用、尤其是移动增值业务应用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中国移动!
这一方面影响了中国电信网络盈利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拉大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上的差距。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努力迎头赶上,加强了在移动业务应用研发方面的投入;虽然在诸如移动应用商店等增值业务的推出方面,仍可以看得出较重的模仿和追赶痕迹,但中国电信在业务应用方面的努力仍需获得肯定!
其实,在移动业务开发方面,中国电信并非没有优势,也并非没有赶超的可能!
作为全球最大的固网运营商,和拥有国内最大规模政企和行业客户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不应将移动业务的应用对象仅仅放在那区区数千万的移动用户身上,而应发挥其固网和行业、政企客户优势,大力开发具备FMC特征和跨平台应用的移动增值业务,走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的路子。而这是中国电信的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获得或者无法复制的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所拥有的国内70%以上的IDC资源,使得中国电信在事实上拥有了国内绝大多数互联网内容的网络发布权。中国电信应善用这种优势,将网络内容有机整合进其移动业务中去,从而补足其在移动业务应用方面的短板!
3.继续加强3G终端工作,保持领先优势,是占领3G制高点的关键
单从手机终端市场上CDMA终端这一年来的表现,就可看出中国电信确实在推动CDMA终端款式的丰富,以及在建立CDMA终端渠道建设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不俗成绩。
3G时代,得终端者得天下!
再好的3G网络、再好的3G业务应用,都必须有一个应用载体!而3G终端正是承载了网络业务应用,并反映网络水平优劣的唯一平台!同时占有主导优势的终端,反过来会影响网络的发展和移动业务应用的开展。
Apple的3GS 版iPhone与AT&T的WCDMA网络,便是这样生动的例子:为了满足新版3GS 版iPhone用户的无线网络下载需求,AT&T不得不花巨资升级其3G网络,使其达到HSPA+水平。运营商为满足一款终端用户的应用需求而升级网络,这在此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一款优秀的3G终端对于用户的号召力!
中国电信所着力推动的EVDO终端市场化和渠道化,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取得了3G终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电信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而这只能够表明中国电信当前推行的终端政策方向正确,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因此,进一步加大3G终端的推广力度,解决当然EVDO终端缺口不足的问题,仍是中国电信当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中国电信占领3G制高点的关键!
综上所述,中国电信成功运营CDMA网络一年以来,虽然取得了诸多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电信仍面临重大挑战,仍需在增强客户应用感受、推动移动业务开发和终端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唯有这样,中国电信才能真正成为3G市场竞争中与其他运营商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和参与者!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字,如果您需要进一步讨论,请点击MSN图标 或QQ图标 在线交流;或通过点击Skype图标 语音沟通!
博主联系方式:
Email: sctele@189.cn
MSN: sctele@hotmail.com
QQ: 1793572
Blog: www.chengdej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