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湖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以便进一步带动全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生产领域
生产领域是直接创造财富的领域,是经济社会的基础领域,因而是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重点领域。在未来几年,该领域中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两方面。
(1)继续深化和发展“清洁生产”方式
自从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以来,湖南省就及时及时颁布相应的实施办法,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组建“清洁生产专家库”,开展企业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工作,并进一步把清洁生产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力促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省单位GDP能耗、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任务的89.91%和139.56%。可见,湖南省在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可惜的成就。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整体上还是粗放型的,清洁生产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湘江流域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并逐渐创造条件,向其它广大企业扩展;强化先进实用清洁技术的创新、推广和示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的制度体系。
(2)积极推进“再制造”生产方式
按照徐滨士院士的观点,再制造就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设备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一般而言,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但不低于新品,甚至有可能超过新品,而成本仅是新品的50%,还能节能60%、节材70%。积极推行再制造生产方式,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就湖南省而言,长株潭城市群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飞速发展,完全具备了发展再制造业的基础。而且,2010年,《湖南浏阳制造业产业基地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内权威专家评审,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发展再制造的“园区+中心+企业”模式已经初显。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可以基于现有基础,一方面,继续完善浏阳制造业基地区域规划,建设现代仓储物流、鉴定检测、产学研合作、新能源、新材料等研发中心,构建有效的相关保障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以推进浏阳制造业基地发展再制造业,争取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再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不断总结再制造业发展经验,坚持技术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规模化、规模园区化和园区科学化等“五化”原则,对全省“再制造”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再制造业的发展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可行目标,并进行相关平台建设。
2.城市建设领域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湖南省快速发展的两驾马车,在工业领域中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和再制造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以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在湖南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样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设绿色城市与和谐城市。2009年,湖南省城市化率为43.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80%左右,这说明湖南省城市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凸显了湖南省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城市建设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首先在宏观规划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环境保护和人文和谐的原则,来对湖南省旧城改造、城市扩张和新城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其次,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要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城市用地的标准,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有效控制;第三,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要积极关注和研究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现代化城市通病,并采取相应对策来化解或者弱化这些问题;第四,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发改委、科技厅、经济委员会、卫生厅等部门联合开展创建绿色城市活动,并组织专家制定和完善绿色城市的五个基本标准:清洁能源标准、宁静洁净标准、绿化美化标准、餐饮达标标准和建筑文明标准等,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督执行。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到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45%,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效率达到95%,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废旧电器等废旧物的处理率达到80%,集中处理率达到8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到2015年,全省40%以上地级市要建成绿色城市,到2020年全省全部地级以上市建成绿色城市。
3.社会领域
我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而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可知,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包含了和谐社会的因子。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容的。为此,可以在社会领域中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领域中的循环经济发展,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需要从多方面来强化两型社会的建设。
(1)加强舆论宣传
两型社会建设是由政府来发起和推动的,但它的持续有效推进,还是要靠广大社会行为主体的自发行为。现在湖南省社会体系中,广大人们对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的理念还远没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组织积极采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广泛宣传,逐渐把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理念内化于各行为主体之中,以激发他们建设两型社会的自发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推行绿色消费行为
倡导广大城乡居民实施绿色消费行为,首先在消费观念上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个人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对别人和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消费方式上,要积极发对盲目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等;在消费后残留物的处理上,要有资源观念,坚持废弃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把残留物分类放进就近的垃圾回收点或者回收站,坚决反对随意扔垃圾,等。在2015年,要做到80%以上的城市居民实行绿色消费行为,50%以上的农村居民实行绿色消费行为,这目标的达到,需要全省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3)在全社会推行绿色办公
政府、企业、教育、医疗等单位灾办公过程中,每年也要消耗大量的办公设备、水、电、耗材、纸张等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因此,这也是湖南省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这方面,关键点就是要推行绿色办公,这首先要做到“绿色采购”,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节能、节材原则,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就采购什么,采购多少;其次,制定可行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节水、节电、节材行为,反对过度用水,剩余的水要倒进固定指定的地方,每一个人下班后离开自己的办公设备,就要把电源关掉,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各种办公材料,如纸张的使用,很多只打印一面的废纸可以用来打印其它不重要的东西,等;第三,办公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放进指定的回收点或者回收站。到2015年,湖南省的绿色办公要实现100%的覆盖。
(4)建立和完善社会废弃物回收系统
社会废弃物回收系统是发展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在商业繁华区、企事业单位聚集区、政府部门所在地、居民聚集区、机动车辆常见停靠点,以及其它重要地方,进行分类合理布局,建立各类废弃物回收点或者回收站,到2015年,全省要建立起对城市100%覆盖、对农村覆盖80%以上的相对完善的网络状社会废弃物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