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场需求尽一切所能解决社区百姓就业有业
李华新
“不到5个月的时间我在阿克苏多浪绣品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就赚了8000多元钱,这要感谢街道党工委。”前不久,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居民巴哈尔古丽·居买尔高兴地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党工委按照“解决就业保民生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先后帮助辖区3000余名低保户、特困户实现就业,基本消除了辖区零就业家庭。 (2010-11-28 新疆日报网 )
尽一切所能解决就业 ——记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党工委 。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这样的一个承诺,就让人感到现在这样的一个街办党工委是真心为民办实事的。街道党工委提出“1513”工程:即每一名机关干部帮扶5名低保户、每一名社区干部帮扶3名低保户,说实在的这样的一个计划要是不下大气力,也是不好完成的。
而其中的对老弱病残的贫困户采取“救济式”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开发式”帮扶。就不仅只是一种态度,或是向上汇报的一个材料,而是真心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和付诸行动的实际有效的办法。按照市场需求,协调举办手工编织、机电维修、缝纫、厨艺等技能培训班,提高帮扶对象的就业能力,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转变。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效果的办法,
阿克苏市兰干街道下设8个社区,有人口6.47万人,辖区低保户、下岗职工、贫困户相对集中,他们大部分年老体弱、无一技之长,就业难度大。兰干街道党工委认识到,帮助这部分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是他们脱贫的根本出路。为此,兰干街道党工委提出“1513”工程:即每一名机关干部帮扶5名低保户、每一名社区干部帮扶3名低保户,干部与帮扶对象签订帮扶责任书,明确帮扶任务、措施和责任,对老弱病残的贫困户采取“救济式”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开发式”帮扶。同时按照市场需求,协调举办手工编织、机电维修、缝纫、厨艺等技能培训班,提高帮扶对象的就业能力,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转变。兰干街道党工委还充分利用辖区的人才资源,创办适合社区发展的经济实体,想方设法开发就业岗位。街道先后创办了“阿娜尔汗酸奶厂”“净菜配送公司”和“阿克苏多浪绣品有限责任公司”,努力实现“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项目”的发展目标,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从2008年以来,街道、社区240多名干部与辖区800余户低保户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帮助100多户贫困户开起了便民小商店,172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120多户低保户家庭走出了生活困境。兰干街道党工委还充分利用辖区的人才资源,创办适合社区发展的经济实体,想方设法开发就业岗位。街道先后创办了“阿娜尔汗酸奶厂”“净菜配送公司”和“阿克苏多浪绣品有限责任公司”,努力实现“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项目”的发展目标,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诚如,兰干街道党工委所作的那样,这个街道所开办的一系列的经济实体,几乎都在是街道的范围内解决的,而且是能够减免的费用尽量减免能够提供的帮助尽量倾心帮助。这样不仅是街道社区的弱势群体的就业得到了安置,而且是这个街道党工委的创收也在大幅度增加,2009年,兰干街道每个社区创收均达到6万元以上。随着集体积累的增加,街道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了,社区无钱办事的难题得以缓解,社区管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其实在真心帮助社会百姓的同时,街办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加,因而就更有能力帮助困难群众的就业和实现生活的脱贫脱困。
一句尽量,把这个街办党工委的真心为民的精神呈现的生动而真实。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