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房价时代是推广低碳最好时机


    (中国房地产1018低碳行系列主题论坛答问)

    主持人:当我们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向高房价宣战之时,“哥本哈根”会议,“脱裤坐地铁”事件,还有太早太早到来的暴雪突然让我们惊醒,“低碳”这两个字原来离我们的生活如此的接近,只是一直以来与建筑和房子有关的事情,都被房价、泡沫、拍地、调控等等吸引了,而我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意识——低碳绿色。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低碳生活要比高房价来得更紧迫吗?难道国家出台的政策比“低碳”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吗?难道GDP的增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比“低碳”还要低吗?“低碳生活PK高房价,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被误导了?”看看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如何看。

    广州潮湿天气让我们体会到低碳很重要,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黎文江说,这几天广州天气非常潮,如果有很好的空气质量的话,我们生活质量就会更加愉快,更加好,现在整个空气都是湿的,感觉很不好。所以我们也体会到低碳的重要性,当然低碳、减排、节能、绿色工程要花费成本,但是可以先从一些高档住宅,比如别墅、豪宅做起,对住宅建筑的低碳、减排、环保、节能和高智能化进行一些研究。对于高层次的人群来说,他比较看中还是居住条件,生活环境,而对于价格来说,是排在第三位的关注点。所以一说起低碳,并不是全面铺开,全部所有都要搞,每个新产品必然有一个研究阶段,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所有的产品在开始出售的时候价格都是高的,手机刚面世时叫“大哥大”,1万多元一部,现在几百元都有,技术成熟之后,成本降下来,价格就降下来了,所以不是一提到低碳全部一哄而起,一定先有试点,在高档住房方面推开和研究,这样比较合适。

    当前万元/平方米的房价是推广低碳有利时机,但低碳≠高房价。

    黎文江认为,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是推广低碳有利时机,在1 /平方米价格下可以做很多的东西。自古以来直至上世纪50、60年代没有什么空调和电视等产品,但是生活过得一样愉快,主要是当时住宅设计注意房屋南北对流、通风采光,组织穿堂风入室,屋里不用空调也凉快,现在要考验年轻建筑师们能不能够通过他的精心设计,不用花什么成本就做到低碳。以前墙体都是用红砖,红砖需要热能源来烧,现在全部改成灰沙砖、砼空心小砌块等墙体材料,可以节省很多能源和农田。现在不少建筑物那么大的玻璃门、玻璃窗,吸收很多热量,要开很大空调才可以散热,这些都不应该提倡。还有豪宅一户一梯,甚至主人一部电梯,工人一部电梯是很大的浪费,这些都是高碳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可以不花钱就能改善的。

    一说到低碳就一定提高成本,是误解,其实很多事情可以从建筑设计方面得到解决。现在很多楼盘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走广园东路可以看到碧桂园凤凰城很多楼房顶上装有太阳能设备,这个是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做到的,对自己也有好处,可以节省电和煤气。低碳可以首先从自身做起。还有一些节能技术应用,珠江新城有一座外型很奇特的建筑物,是由美国建筑师设计,正在建造的烟草大厦,建筑物中部有一个大洞,那是风洞,利用风来发电,即使全市停电,那个大厦一样有电。楼顶还设计了雨水收集设备,把雨水用来搞卫生、洗厕所。利用风能、太阳能,还有垃圾焚烧发电等推广低碳、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钱,当然在研究这些技术的时候需要投入资金,但是不等于一定由开发商出钱研究,而是由研究机构研究出成果,将来技术一推广成本就便宜了,张维伦老总说,在房价4000元/平方米不可能做低碳研究,但是现在万元/平方米可以做了。房价不高的经济适用房通过改善户内设计,以及低碳技术的普及推广,也可以同样低成本享受低碳成果。

    开发商不一定降价,但是要提高性价比。

    在高房价情况下,开发商不一定降价,但是要提高性价比,通过低碳、节能、减排、高智能化等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整个楼盘的性价比。若一定要把价格降下来,其实也很容易,开发商把房子全部做成毛坯房出售,起码一平方米可降一千元以上,但是毛坯房是历史倒退,业主各自去搞装修,更加高碳,所以提高性价比尤胜于降价,把住宅设计,产品品质提上一个新台阶,是更为迫切的任务。

    低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分阶段推进,首先是提高认识问题。

    黎文江认为,首先,住宅建设若要上新台阶,利用推广低碳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利用低碳来提高我们住宅建设水平。现在技术和财力这么雄厚,重提住宅工业化和产业化正是时机。取消红砖就是推行低碳的伟大成就,费了很多年的力气,几千年来使用秦砖汉瓦,终于在20世纪改变过来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建筑业大力推广工业化生产,楼板、梁、柱都曾采用工厂预制砼构件,运到工地装配成住宅楼,1975年唐山大地震后基本停止使用预制构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照片里也出现有断裂的砼预制空心楼板,说明预制构件抗震性能不强。

    第二个是政府发挥作用。政府要有措施,出台低碳标准要求开发企业怎么做,还有配合税费方面的支持。从设计规划开始、在土地拍卖时,就提出低碳要求。当然万事开头难,没有谁会自觉自愿去做的,商人都想利益最大化。只有当政府要求他们这样做时,才会去做。几千年以来的红砖为什么可以消灭,就是因为政府下了死命令才改过来了。所以就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努力,我们国家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表态,要节能减排。

    第三,消费者也要认识到,推行低碳或者会使房价有一些高,但是,住宅是70年使用权,推行低碳起码可以节省电费,节约煤气,70年节约的钱可以抵扣很多房价。对于自己生活环境改善,对于整个社会的好处,这些无形的价值都要算进去,不能单纯讲房价高,低碳对子孙后代,对整个地球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我觉得这些方面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所以我觉得作为政府也好,开发商也好,消费者也好大家都要共同来解决这个认识问题。

    低碳是长期的系列工程,要分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难度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达到一个共识的话一切都好办。现在难度就是怎么样能够让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像垃圾焚烧经过那么多轮讨论,大家开始有些共识一样,大家都动起来,事情就好办了。

文/黎文江

2010.3.4.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