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内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在关注4月14日早晨发生在青海玉树县烈度为9度的地震,从这个烈度来看,地震对当地的破坏是很惨烈的。和08年512大地震相似,在汽车行业,很多车企迅速做出了捐款捐物的决定,很多互联网媒体也对捐款捐物的企业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比如新浪有篇文章就按照捐款数额的大小对各个捐款企业的捐款捐物事件进行了报道,按现有捐款多少排序的方式值得商榷,但初衷值得赞许。通过媒体的报道鼓励更多汽车及上下游企业加入到捐款捐物的行列中来,这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应该说,车企在灾难面前积极捐款捐物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中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但追溯以往,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在灾难发生时立刻做出捐款捐物承诺在最近8年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惯例。如果追根溯源,我能够找得到的在中国遇到自然灾害时获得车企捐款的记录是1999年五十铃汽车为纪念中国建国50周年、重建98年洪水灾区而捐赠了20辆越野车和30辆大型自卸车,价值大约2.5亿日元(当时的日元)。从汽车企业总的捐款记录来看,最近两年内资厂商的捐款额度远高于合资和外资品牌,但总历史来看,日系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慈善捐款捐助更显著。尤其是丰田汽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它就在中国捐助教育(我知道会有人有阴谋论的想法,但这里说的是慈善,阴谋论先暂时靠边),教育先不说,仅自然灾害来看,进入本世纪以来,无论是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刚刚发生的玉树大地震,丰田及其合资品牌在捐助积极性以及捐助额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其他合资或者外资车企也不落后,尤其是最近3年,类似奇瑞、吉利、华晨汽车、比亚迪等等内资品牌在慈善捐助方面也从来不落人后。比如此次玉树地震,比亚迪就很快宣布捐助2000万现金以及棉被棉衣等救灾物资。作为主要产品属低利润车型的的内资品牌能够在这个时候积极捐助,我认为这更值得我们赞许和推崇。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救灾工作的展开,更多车企也一定会完成内部流程之后开始自己的捐助活动,比亚迪、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先期捐款捐物的车企带了个好头,我们期待更多车企用现金或者救灾物资去帮助玉树克服眼下的艰难并更好更快地开展灾后重建。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灾后捐款在今天这个开始推崇“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其实只是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的惯例。几乎所有车企都会在年初的财务预算中安排慈善捐助预算,不同的只是预算的多少,这种大灾大难的捐款是偶然的,可能对某些内部流程管控复杂的汽车企业要真正实施捐款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数额巨大的捐款,通常都需要董事会批准,这个时候捐款的早晚和多寡并不能成为评判品牌价值的参考。
我个人认为,从评判不同车企的慈善态度来说,可以把车企的慈善分为三重境界。
车企慈善的第一境界是照章纳税,做中国纳税优秀企业。看似照章纳税是个低标准,是守法企业的底线,但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福利都与企业纳税多寡息息相关。那些无法盈利的车企不仅空耗资源甚至连用于改善社会福利的各项财政税收都交不起,如果它对员工工资再克扣员工工资,员工也就无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这个车企即使再喜欢在慈善捐助中出风头,那都只是虚伪的慈善。因此,一个企业能够大量盈利,能够向当地财政缴纳更多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进而能够要求其上下游供应商都照章纳税,我认为这是企业刺杀或者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要义,第一重境界。
车企慈善的第二重境界是主动的慈善捐助。只有做到了第一重境界的车企才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对教育、文化、医疗以及突发性灾难进行捐助。比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很多汽车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捐助赞助预算,有些还会建立突发灾难捐助应急机制,避免响应过慢而遭公众诟病。这种主动捐助多数都是通过红十字会、扶贫基金等国家认可的部门进行的,按照现行税法,不超过年度利润12%的捐款是可以作为成本列支进行税前扣除的。虽然有这样一个免税的政策,但我认为做到这个境界的车企无论捐款多寡,都应该得到公众的赞许和推崇,捐款多可能是它拥有更强的捐助能力,捐款少可能只是它的利润无法支撑这样的捐助。如果捐助之后反而导致自己当年亏损,员工发不到奖金连所得税都不用交,我认为这才是最不负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从目前来看,多数国内车企在这方面都有良好的记录,作为行业中人,我深感自豪。
车企慈善的第三重境界是专业的慈善。简单来说,前面的第二重境界只是给钱给物,少数车企会派人送钱送物,但最近几年已经有车企发现捐款捐物的效果如何未必符合初衷,为此一些车企开始用国外积累多年的慈善方式来表达慈善。就国内来说,我认为宝马的爱心基金等多个品牌专业慈善项目落实得比较好。它较好地实现了依托宝马品牌各种资源,整合国内现有的专业慈善团体和机构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慈善的价值,以专业的方式最大化善款的价值。同时它还通过媒体的各种传播,将慈善的意图传播到车主和公众那里,这有可能在未来实现慈善活动的价值最大化——从BMW的慈善扩大到BMW车主的慈善进而扩大的整个社会的慈善。
总而言之,我认为一个车企能够逐步从慈善的第一层境界发展到第二、第三重境界,我认为这将更有助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文明,当我们不再仅仅比较捐助金额,更多的去关注捐助效果和捐助的专业性,我们将会与更和谐的社会。再次感谢那些已经捐助和正在捐助玉树灾区的车企,你们让我看到了中国汽车产业更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