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警示灯常亮,的士安全不重要?


    汽车媒体圈其实也是个汽车圈,虽然不见得都开好车,但绝大多数都是有车一族,但也有例外,比如贾新光老师就从不开车,我虽然偶尔开车上下班,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挤公交地铁上下班,加班的话会打的士回家。大约从2年前我就开始注意到,很多的士的仪表警示灯是常亮的。比如某品牌的的士多数会出现ABS警示灯常亮,此外,发动机警示灯常亮也常见,当然,还有气囊指示灯常亮的。和的士师傅的攀谈得知,这些是此类车的通病,维修站也解决不了。比如一位的士师傅就告诉我,他的发动机故障灯总是亮,去维修站修了很多次,每次电脑消除这个警告之后很快就又出现了,反正也没觉得发动机废油,所以就懒得再去。遇到的几个ABS灯常亮的师傅说,这个指示灯从拿到车不久就这样,他们对有ABS很反感,因为有了这个东西,刹车距离会增加,这导致他们刹车的时候会比较紧张——难道警示灯亮是因为关闭ABS的后果?


  其实从故障来说,私家车的车主也会抱怨某款车的警示灯常亮,但车主八成会想办法让厂商解决这些问题。对的士而言,在马路上的时间要比私家车长5~10倍,如果车辆带病上路,其实乘客的安全更没有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厂商为的士提供的车型应该在安全性和质量可靠性上优于私家车,但遗憾的是,至少从警示灯这个角度来看,至少某些车型品牌表现是令人堪忧的。


  我不是都市报的记者,但我建议网友或者看到这篇文章的都市报记者说说这个事情,如果的士总是带病上路,至少厂商应该想办法尽快帮助的士师傅解决这些问题,无论他们是否有碍车辆的驾驶和行车安全都应该消除隐疾,至少让乘客放心。我在此前曾经撰文指出,黑车都开始升级到中高端A级车了,其实合法运营的的士应该尽快向B级车升级——杭州不是很多年之前就把的士升级成B级了么。


  当公众普遍都知道的士运营商利润不低的时候,作为乘客,我们更有理由要求那些打算建设全球城市的城市率先升级的士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比如所有的士逐渐采用B级车,所有的士都装乘客和的士师傅都可用的GPS,所有车辆的后排安装安全气囊和气帘……。别总是拿油价作为的士价格上涨的借口,服务本身的提升才能成为涨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