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几度回
卫金桥/文
名利熙攘去,春秋几度回!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当然,我们又在迎来一年一度的北京/上海车展的季节。
没有了2008年春天那出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今年4月23日的北京,用一场灿烂的艳阳天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人。
在昨天下午我奔向大众汽车集团独立的E5展馆的时候,我抬头看天,忽然发现天空如此湛蓝,展馆一角还飘着一片浮云——显然,22号一场大雨驱散了北京的天空的浮尘。
和日内瓦以及东京车展安静的展场相比,显然北京车展过于热闹了。顺义的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在忙碌着,一个个各地辗转而来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一场场盛大或者例行公事的新闻发布会,还有怀着不同目的的人等奔波在九个展馆的角落,人声鼎沸。
还记得去年11月19日结束媒体日之后,我收拾好行李回上海的飞机上,写下了《曲终人未散》么?
没错,几乎同样的一群人,在五个月之后又一次汇聚到一起,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几台最新研发的新车,还有对市场喜忧不等的预判。
去年11月份的车展上,井喷的车市带来的喜悦绽放在每一个品牌的高管脸上——可曾想,就在2009年的4月份的上海,愁云还一度深深笼罩着龙阳路2359号的上海国展中心?
在这个多变的市场,一切的变化都来得那么突然,半年时间的时空转换如同蒙太奇般充满戏剧性。
2009年4月份还在观望的主机厂们,在车展结束离开上海的飞机上,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修改各自保守的排产指令;而到了2009年11月份,老板们的主要工作变成盘点收成几何。
在中国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为保守的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开始相信——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同样又是半年过去,四月初,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媒体还有和汽车行业相关的人都在收拾行李,准备奔向北京,这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销售部门每周递交来的报表显示:情况并非总是那么乐观——一些品牌的4月份上旬上牌量开始出现罕见的滞涨——甚至是下滑。
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再天才的你和再缜密的分析家都难以判断未来半年市场的摆针会偏向哪一方。不是么?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都在揣摩和打听对手或者伙伴们下个月的排产计划——实际上,一季度高达70%的批售量许多都去填充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经销商空荡的库存。
21日北京的一家经销商郁闷地说:4月中旬的10天时间内,到店观摩新车的顾客直线下滑30%以上。
剧变的市场让再有经验的人们失去判断力,但是,乐观的主机厂乐此不疲地向经销商发出一车车载满新款的车型,谨慎的厂家则开始悄悄向零部件商发出减产的指令。
在中国汽车这片充满戏剧性激变的市场上,2008年的低迷和2009年的疯狂彻底地破坏了一些品牌的心态,20%的增长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一些人的胃口,100%的预增计划更让许多零部件企业抓狂。
其实,如果你仔细回味从2004年开始,每逢北京车展,带有许多特别的意味,无论是对于主机厂还是经销商来说,北京车展带来太多不好的兆头,北京车展结束的时候,往往就是车市转坏的开始——无论是2004年,推迟到11月份的2006还是2008年。奇妙的中国车市有逢双年遭遇淡季的传统。
2010年,会打破这个双年魔咒吗?至少目前来看,车市还没有彻底变坏的趋势,但是放缓脚步已是必然,而且,沿袭2009年48%的疯狂增幅似乎已经不太可能。
当然,在24号的下午2点钟,当我随着蜂拥而至的人流辗转在一些新车的展台上时,我分明看到,同样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怀着拥有的渴望——驻足在一些刚刚亮相——或者已经审美疲劳的展车面前,这份急切和专注,和2009年的4月份的上海,和2009年中国大地上每一处或大或小的展会现场丝毫没有两样。
没错,是这些可爱的人们对汽车生活和汽车文明的渴望,造就着一个个纷繁芜杂的中国车市,我也深信:已经享受了经济增长成长成果的国人,有着足够的理由去拥有我们喜欢的汽车生活。
这是千百年来,推动者这片多坷的土地一切事务变革的力量!
你知道,美好总是在近处或者不远处在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和你们,所以,5月2日,人尽散去的时候,我相信在12月份的广州,还会有同样的故事,相同或者不同的主角,再一次粉墨登场。
卫金桥/文
名利熙攘去,春秋几度回!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当然,我们又在迎来一年一度的北京/上海车展的季节。
没有了2008年春天那出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今年4月23日的北京,用一场灿烂的艳阳天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人。
在昨天下午我奔向大众汽车集团独立的E5展馆的时候,我抬头看天,忽然发现天空如此湛蓝,展馆一角还飘着一片浮云——显然,22号一场大雨驱散了北京的天空的浮尘。
和日内瓦以及东京车展安静的展场相比,显然北京车展过于热闹了。顺义的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在忙碌着,一个个各地辗转而来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一场场盛大或者例行公事的新闻发布会,还有怀着不同目的的人等奔波在九个展馆的角落,人声鼎沸。
还记得去年11月19日结束媒体日之后,我收拾好行李回上海的飞机上,写下了《曲终人未散》么?
没错,几乎同样的一群人,在五个月之后又一次汇聚到一起,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几台最新研发的新车,还有对市场喜忧不等的预判。
去年11月份的车展上,井喷的车市带来的喜悦绽放在每一个品牌的高管脸上——可曾想,就在2009年的4月份的上海,愁云还一度深深笼罩着龙阳路2359号的上海国展中心?
在这个多变的市场,一切的变化都来得那么突然,半年时间的时空转换如同蒙太奇般充满戏剧性。
2009年4月份还在观望的主机厂们,在车展结束离开上海的飞机上,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修改各自保守的排产指令;而到了2009年11月份,老板们的主要工作变成盘点收成几何。
在中国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为保守的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开始相信——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同样又是半年过去,四月初,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媒体还有和汽车行业相关的人都在收拾行李,准备奔向北京,这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销售部门每周递交来的报表显示:情况并非总是那么乐观——一些品牌的4月份上旬上牌量开始出现罕见的滞涨——甚至是下滑。
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再天才的你和再缜密的分析家都难以判断未来半年市场的摆针会偏向哪一方。不是么?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都在揣摩和打听对手或者伙伴们下个月的排产计划——实际上,一季度高达70%的批售量许多都去填充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经销商空荡的库存。
21日北京的一家经销商郁闷地说:4月中旬的10天时间内,到店观摩新车的顾客直线下滑30%以上。
剧变的市场让再有经验的人们失去判断力,但是,乐观的主机厂乐此不疲地向经销商发出一车车载满新款的车型,谨慎的厂家则开始悄悄向零部件商发出减产的指令。
在中国汽车这片充满戏剧性激变的市场上,2008年的低迷和2009年的疯狂彻底地破坏了一些品牌的心态,20%的增长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一些人的胃口,100%的预增计划更让许多零部件企业抓狂。
其实,如果你仔细回味从2004年开始,每逢北京车展,带有许多特别的意味,无论是对于主机厂还是经销商来说,北京车展带来太多不好的兆头,北京车展结束的时候,往往就是车市转坏的开始——无论是2004年,推迟到11月份的2006还是2008年。奇妙的中国车市有逢双年遭遇淡季的传统。
2010年,会打破这个双年魔咒吗?至少目前来看,车市还没有彻底变坏的趋势,但是放缓脚步已是必然,而且,沿袭2009年48%的疯狂增幅似乎已经不太可能。
当然,在24号的下午2点钟,当我随着蜂拥而至的人流辗转在一些新车的展台上时,我分明看到,同样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怀着拥有的渴望——驻足在一些刚刚亮相——或者已经审美疲劳的展车面前,这份急切和专注,和2009年的4月份的上海,和2009年中国大地上每一处或大或小的展会现场丝毫没有两样。
没错,是这些可爱的人们对汽车生活和汽车文明的渴望,造就着一个个纷繁芜杂的中国车市,我也深信:已经享受了经济增长成长成果的国人,有着足够的理由去拥有我们喜欢的汽车生活。
这是千百年来,推动者这片多坷的土地一切事务变革的力量!
你知道,美好总是在近处或者不远处在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和你们,所以,5月2日,人尽散去的时候,我相信在12月份的广州,还会有同样的故事,相同或者不同的主角,再一次粉墨登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