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万亿社会资金政府如何化解?大家拭目以待!


  【新闻背景】据人民网报道:我国民间资金蕴含巨大潜力。据测算,目前大约有46万亿元,包括20万亿元个人储蓄和26万亿元企业、社会资本,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充裕的来源。民间投资的载体多为中小企业,对于就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辜胜阻、武兢联合撰文指出: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新闻点评】总消费占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称之为国民消费率,总储蓄占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称之为国民储蓄率。从动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民消费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国民储蓄率呈下降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消费率一直偏低,而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于高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总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下同)水平为78%-79%。以2008年为例,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印度消费率为54.7%,美国消费率为70.1%。

  46万亿社会资金!如此庞大的资金却难以推动中国的消费增长!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近4.4万亿元。根据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4万亿元,商品房销售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3%。很显然,将房产列入投资品,投资率上升13%,消费率下降13%;列入消费品,消费率上升约13%,投资率下降13%。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我国国民消费率过低,国民储蓄率过高,对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的房价为何能够长期居于高位而不回落呢?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闲置资金太多,投资市场缺乏吸引资金的魅力,实体经济又受到政府的限制。马克思曾经说过,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没有扩大再生产就没有经济增长,没有了积累,也就没有了储蓄和投资,当然也就没有了经济增长,而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未来消费的增加。社会资金难以进入实体领域,加之资金的逐利本性和“中国房价只有上涨没有下跌”的共识,许多资金暗度陈仓,长期盘踞与房地产市场兴风作浪,一步步威胁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能否用好这46万亿资金,不仅关系着民间投资资金的命运,更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