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没有低估,我不知道陈部长说这话的语境是什么,如果没有低估的话,干嘛那么多热钱跑进来呢?
人民币一定是被低估的,但那是针对生活在中国以外的人,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陆上的人来讲,如果口袋里的钱,不能迅速转换成可以抓在手里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它一定是在迅速地贬值的。这样的道理几年前就已经很清楚了,而且政府也试图进行改变,比如藏汇于民,比如人民币贸易结算,比如降低出口退税率,等等。
但是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平衡,为了防止失业潮的冲击,不得不重新恢复出口退税,不得不大量地多发货币、刺激经济,现在,经济刺激的效果是有了。可出口企业仍然饥渴地望着政府那个瘪瘪的乳房,就是下不了决心断奶。
人民币一升值,大多数外贸企业就得亏损,如果这样都不足以让我们下决心去改变的话,那中国真的就没救了。
为什么那么多外面的钱要换成人民币呢?不为别的,结构性问题!
如果我们的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是自由的,那一旦我们与世界接轨,价格也就会迅速地接轨。
但中国的现实不是这样!
土地、电、水、石油、煤,这些东西的价格并不是统一地放开的,而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在改革的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错,问题我们在河里边已经摸了三十多年,难道还没摸出点门道来?
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在干什么呢?
我认为很有可能,他们是蓄谋的。
因为只有结构的不平衡,才能让看清门道的赚懵懂不知者的钱。
为什么世界的热钱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因为把钱换成人民币,相当于就拥有了使用低价资源、排放高额污染的身份证!有些人是有罪的,他们的手中有中国百姓的血,比如富士康。他们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从国外进口原料,比如铁矿石,利用国内的低价煤、石油、老百姓,加工成钢铁、电视、汽车,然后低价卖给自己,最后以美国的市场价,卖给美国的百姓。这样的道理在2006年我讲过,当时是以成品油价格接轨为题来举例说明的。在整个价值链中,我们挣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加工费,最后还换成美元买了美国国债,这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巨额贸易顺差的现实。
2006年我曾说过一句话,所谓的外贸顺差,不过就是国民的财富,包括资源和健康流出国门的一个度量,我们并没有占便宜,反而是吃了大亏!但是通过这种机制,外国资本家赚了大头,国内的民营企业跟着喝了些汤,但是从平均意义上来讲,财富是从多数人的手中向少数人口袋里聚集,正如国内的房地产业发生的状况一样!
外贸和房地产业,正是我们各项价格改革不同步,市场的失衡被投机者抓住,而成为赤裸裸地剥夺民众财富的途径!我对很多所谓的民营企业家并不认同,其原因也在于此。其中的很多人,不是因为其高超的经营才能,而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社会的缺陷,一旦缺陷弥补,其衰也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然,也有少数企业家是靠真本事的,对这一类我发自内心地崇敬!
美国人压中国升值,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但他们的那种想法是愚蠢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愚蠢,就以为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是一件坏事。我们自己就应该升值,但是我们要自己去选择升值的方法和时机,特别根本的是,我们要搞清楚人民币升值的真相!并不是人民币在世界上有什么吸引力,而是人民币具有购买国内低价资源(包括人与物)的特权。
如果我们的资源价格都涨上去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钱想换人民币了,这时候人民币不是升值,而是会贬值!
尽快地提升这些资源的价格,比如征收资源税、物业税,水价、电价接轨,中国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贬值了,相对国外的人来讲,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自然也就消失。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应通过税收杠杆缩小贫富差距,对中国公民给以一定的补贴,以抵消物价的上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