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期指,一切皆有可能


  

  在期指推出之前,大家都在期待A股大盘会走出一波上扬之势,一是因为大盘经过愈半年的横盘整理,应该有所作为了,毕竟大家都想依靠市场吃点饭;二是因为去年中国经济向好,今年一季度经济向好趋势依旧,大盘理应走出一波“业绩浪”。可是自从4月16日推出期指以来,大盘就跌跌不休,好像大盘没有了主心骨,只能呈现自由落体下滑。

  期指对大盘有那么大的影响吗?有。实践证明,中国在相关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之下推出期指,只能对大盘起到助涨或助跌的作用。当前,中国重拳出击房地产市场,银松收紧,这给了空头打压期指最好的理由。中国机构投资者在做多无望的情况之下,纷纷以个人名义到期指市场开空仓,然后再到股指现货市场大量卖出股票,机构虽然在股市上亏损点,但可通过期指操作赚回来,并因此还能获得额外收益。这样中国资本市场就形成了新的老鼠仓。

  期指推出的使命是为了维稳,不成想却成了风险的帮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期指与散户无缘,50万元的入市门槛令散户套期保值无望;二是过高估计了中国人的素质,在推出期指之前,管理没有考虑到资本市场会形成新的老鼠仓;三是制度缺陷,缺乏对期指市场大资金的监管。

  从股指现货市场来分析,可以判断的出,做空期指乃股市机构投资者所为。因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呈现的是大盘蓝筹股节节败退,破位下行,而小盘股却仍一路高歌,创业板股票价格更是直上青天,ST绩差股表现也远远强于大盘。说明做空股指的乃是重仓持有蓝筹股的机构投资者所为。难道这些机构投资者是傻瓜,在大盘蓝筹股利润增长的情况之下,自己做空令自己损失吗?非也,他们如此作为一定是有所企图的。这种企图有以下两点:一是事先已做空期指,随后通过做空股指套利,二是将股指砸低,日后事先做多期指,再通过做多股指,以此获得超额利润。

  可以说,期指的推出,为手握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赚取超额利润提供了可能与方便。

  总之,有了期指,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