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英模烈属访朝代表团今日启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北京时间五月三日,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会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访朝代表团。代表团主要以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志愿军烈士亲属组成。代表团5月3日启程赴朝鲜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并祭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毛岸英与父亲毛泽东、妻子刘思齐

去年的十月五日,温家宝在建国六十华诞期间访朝,专门拜谒志愿军陵园。温手持鲜花轻声地说:“岸英同志,半个世纪了!我代表祖国人民来看望你。祖国现在强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
松涛阵阵,人声寂寂。踩着松软的泥土,温家宝轻步走进烈士墓地里,那里安眠着一个个曾经鲜活而又年轻的生命。温家宝含着泪水,在一个个墓碑前驻足,默念着他们的英名;在一座座墓葬前停留,用手轻轻抚摩烈士白色的坟冢。他的动作是那样的轻缓,生怕惊扰了熟睡的英烈们。

马晓天说,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并向世界显示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与马晓天对话者为毛岸英烈士之妻刘思齐
背景新闻:
2006年5月12日,朝鲜的大榆洞迎来了一位中国客人。大榆洞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是原中国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56年前,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牺牲的地方。
这位特殊的中国客人就是当年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虽然75岁的刘思起来过四次朝鲜,但是前四次都是去往桧仓祭拜毛岸英烈士墓。大榆洞,毛岸英当年牺牲的地方,刘思齐一直没有来过,这也成为刘思齐多年来的一个心愿。今天,刘思齐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
5月13日,刘思齐还带着她的孩子,还有毛泽东所有的子孙,来到毛岸英的墓前,这里面有很多的亲属都是第一次来到朝鲜。
56年的时间足以让少女变成了老人,但心里的思念与柔情却不能改变,为了那段不能割舍的情绪,刘思齐带着孩子们终于来到了当年爱人牺牲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朝鲜是1959年,那个时候主席给我们定了规则,我们去朝鲜不要打扰朝方,因为是战后,很艰难,到牺牲的地方去,动作更大了,它和桧昌不是一个地方,它离我们的国境线很近,只有50公里,在东北有一个宽甸。再有一个就是当时就没有想到要到宽甸去,就觉得我能去扫墓已经非常满足了。我回来以后,我向主席汇报,我汇报得很晚,因为我在朝鲜病了,回来以后,到了北京,下了火车,直接就送到医院去了,在医院住了很长很长时间。
最后主席给了我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头两句我记得,就是说意识为主,医药为辅,我一下子就醒悟过来,我主要还是精神上的崩溃,所以身体整个垮掉了。在我的病好以后,我去向主席汇报整个扫墓的过程。主席当时问得非常非常仔细,我就把朝鲜桧昌烈士陵园的建筑,那个建筑一层两层三层台阶都给他讲,他听得非常仔细,然后我给他画了一个图。
主席问的,他说你从进陵园开始,你怎么上去的,然后我告诉他,有六角亭,就是从陵园的大门进去,240个台阶,代表我们240万志愿军,再上去在这个台阶前面有一个匾,就是浩气长存,通过这个平台又有台阶上去,又有一个平台,他说那这个平台上是什么,我说这个平台上有一个很大的花岗岩还是大理石的石座,上面有一个志愿军端着枪的铜像,很高。后来才知道好像是14米高,但当时我不知道。
我觉得是这样。他想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这个陵园,后来主席问得很仔细,岸英的墓在什么方位,我跟他讲岸英的墓在前面,他后面有133个墓。他过了很久,想了很久才说,思齐你将来有机会,你还到岸英牺牲的地方去看一下。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应该去他牺牲的地方,我才意识到好像我内心深处还是有这么一个愿望,但是我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隐藏的这个愿望。一直到1985年我才有第二次机会到朝鲜。
背景新闻:2006年05月13日新华社电,由邵华、刘松林、李敏、李纳及毛新宇等30人组成的毛岸英烈士家属团,于11日及13日分两批到达朝鲜平壤。毛岸英生前的妻子刘松林在12日首次专程前往大榆洞,祭拜了毛岸英烈士。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12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毛岸英烈士家属访问团。
杨亨燮对毛岸英烈士家属访问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毛岸英作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岸英烈士和志愿军所创下的不朽功勋。
访问团团长、毛岸英弟媳邵华对朝鲜政府给予的接待表示感谢。她说:朝鲜政府对访问团的周到安排充分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年轻一代到实地感受,不忘历史,将鲜血凝成的中朝传统友谊发扬光大。
访问团团长、毛岸英弟媳邵华对朝鲜政府给予的接待表示感谢。她说:朝鲜政府对访问团的周到安排充分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年轻一代到实地感受,不忘历史,将鲜血凝成的中朝传统友谊发扬光大。
毛岸英是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时,因遭受美军飞机轰炸而在大榆洞壮烈牺牲,时年28岁。
背景新闻:马晓天上将 个人简历
1949年8月生,河南巩义人。196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7月至1966年12月为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学员。1966年12月至1968年5月为第十二航空学校学员。1968年5月任第十二航空学校飞行教员。1970年12月任第五航空学校学员。1972年1月任空军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团长,团长。1983年5月任空军航空兵师副师长,师长。
1993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1994年4月任空军第十军参谋长,军长。1997年3月任空军副参谋长。1998年8月任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1999年6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2001年1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2003年7月任空军副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1995年晋升空军少将军衔,2000年晋升空军中将军衔。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