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死人。

 目前,收入差距、贫富悬殊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公平正义的大敌和绊脚石,成为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潜在危机。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且愈演愈烈。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评论家、资深媒体人丛亚平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有几组数据反映出的中国收入差距程度令人惊讶。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该国可能发生动乱,而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5;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据统计:从事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

 我国基尼系数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我国财富集中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我国劳动报酬低于发达国家10.26个百分点,垄断行业、金融等部门职工占比在个位数,而工资收入占比却高达55%,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迅速拉大。这些数据怎能不让人惊讶。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政策的鼓励下,一批批有头脑有智慧的人,及时抓住了时机,把穷字彻底抛在了九霄云外,他们是值得佩服和赞扬的,也带动了一些人逐渐脱掉了穷字这个帽子。

 但是,近几年内,由于制度漏洞,在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利益输送、银行等金融部门上市等问题极大地拉大了收入差距。这里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一些高管一上市从上市前的年薪几万、十几万摇身一变为一百多万甚至几百万,人还是那个人,本事还是那么大,一夜之间身价大增。一方面自己暴富,另一方面拉高了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让一般职工背个平均工资年年提高的“黑锅”。二是这种现象导致一些国有金融企业绞尽脑汁上市,上市目的是为了高管获得畸高薪酬,使得上市目的被大大扭曲。

 总之,针对目前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要在改革政策和思路是否对头上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改革不合理分配制度的紧迫感,要认识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带来问题的严重性。要在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将垄断行业高收入和高管薪酬控制在合理范畴,坚决遏制银行等金融部门高管的过高薪酬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期待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