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文地理》2010年5期:《泸州老窖的贵族前世》


天下大酒:泸州老窖的贵族前世  

王富中

 

即便是修载《宋史》的官吏,也没有办法复述宋王朝的泸州,那时的酒香在城市阡陌中穿越了千年,斑驳的县城城楼上,苏东坡和好友唐庚看到了酒城的风貌繁荣昌盛,户户美酒可人的兴盛。于是挥笔写下了“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的豪迈词句,他们刚刚喝下的醇酒,又出自于哪一窖?

面对兴起于宋王朝的大酒,那些王公贵族们也好,那些文人骚客们也罢,他们从宋王朝的时间年轮上,来到泸州这个西南边陲的酒城,肯定无法预测到这些老酒窖就是千年后泸州老窖的醉人前身。

 

侯夏而出的大酒,叫天下闻香。

整个华夏大地,正是冬随秋至的时节,泸州盛产的糯米、高粱、玉米经过甄选,被送往到酒坊,作为酿酒的原材料。紧接下来,就是冬天,正是“大酒”下料的最佳时段。《宋史》关于大酒的记载说“腊酿蒸鬻,候夏而出”,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下料,采用蒸馏工艺,从蒸熟糊化并且拌药发酵以后的酒糟里,烤(蒸馏)出酒来。然后,酿酒师会将酒入窖贮存半年,迨到夏天,待酒进一步醇化老熟以后,店家方才出售。在这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中,有多少酿酒师们出没在这酒窖里,从原材料谷物的选择和发酵,到大酒蒸馏出来的后期期贮存老熟,他们都守候在旁,凭借着对酒长年累月的经验掌控,大酒最后会被送往家族显赫的官僚和世家大宅,于重要的宴席上流泻那一缕缕醇厚的芳香。

不敢说宋王朝普天之下的大酒,很大部分出自泸州这个地方,但今天去考证《宋史食货志》和《酒史》文献,其实已属徒劳,所有的证明无非是让我们可看到这种施曲蒸酿、储存醇化的“大酒”,无论是在原料的选用、工艺的操作,还是发酵方式上,都与泸州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宋代“大酒”的出现,将是中国酿酒工艺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国数千年的酿酒历史长河中,泸州这座酒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殊荣。

 

琼浆玉液和陈年佳酿,都是酿酒师在酒窖的作品。

宋王朝的酿酒工业,是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一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汴京和临安等大都市空前的繁荣起来,人们对酒的消费,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粮食的丰足,酿酒业技术的成熟,使酒类品种增多,酒的质量提高,酒业的生产范围扩大。大宋的酿酒业,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分布之广,数量之众,都是空前的。

宋王朝的大酒,酒窖成为了关键。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已经难以揣测,唯有的记忆都来自于文学作品的表述。当然,所有的论著都少不了酒,文学家们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而愈发引人深思,就如同酒一样,愈加历久弥香。而酒窖呢,在那些得以保留的文献中,也总被提及,广泛传诵的酒窖在土壤的选择、地理位置的构架、自然水源和光线照耀的苛刻条件下,总显得有些神秘,而难被世人熟知。

泸州作为一个著名的宋都酒城,其酒窖更是繁荣,有出自于当时本地的知名贵族,也有深藏于民间酿酒高手的私属地,但公元一千多年前的宋元之际的战火,让泸州这个酒城的酒窖,没有得以完整保留。大肆杀入的军队战鼓擂动,将士们最后以胜利的姿态,饮下那一坛又一坛的好酒。酒原本就是属于胜利者的。今天,我们再已无由得见当年那些古老的酒窖了,但从官修史书里这条极其简略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这些古老的酒窖,当年确实曾经存在过。

至于手握精湛技艺的酿酒师,那个年代有多么受人爱戴,今也难以知晓。南宋有个叫张世南的人,在<<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这大抵就是酿酒师们的秘密武器了。宋王朝的另外一书籍<<丹房须知>>,作者还配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酿酒师们就是凭借着对一记忆的掌握,他们常年在酒窖中,与那些芳香酒曲交融,数百个日夜之后,琼浆玉液和陈年佳酿被送到了大户人家的酒筵,觥筹交错之下的作品,从泸州这酒城开始,飘香了宋王朝的每一寸土地。

 

宋王朝的酒政,和四川大酒的繁荣。

北宋和南宋都实行酒的专卖,酒库大都由官府有关机构所控制。酒的酿造,分官酿和民酿两种。官酿即为官府自酿自卖。著名文学家陆游诗《楼上醉书》:“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说的就是官酿官卖的盛况。

宋时的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商业十分繁荣,每月都要举行专业性的贸易集会。据陶宗仪《说郛》引《成都古今记》说,成都有“月月专市,十月是酒市”的说法。其实成都每月的专业市都离不开酒,而十月举行的酒市,大概就如现在一年一度的酒交易会和评酒会。宋代成都游乐之风兴起,据《岁月纪丽谱》载:“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

但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也就是1129年,一个名叫赵开的人,官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为筹集军费,赵开大变酒法,罢去官府卖酒。这一政策打破了朝廷为保障酒税的巨额财政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榷酒垄断限制民间酿酒业的自由发展的大趋势,四川酒业的法则更是得到了空前繁荣,泸州这个酒城变得愈加芳香。《酒课考》就这样描绘过:南宋时“四川一省,岁收至六百余万贯,故能以江南半壁支持强敌”,以此足见四川酒业的发达。

宋代那么多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们当然会专著关于酒的作品。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卷四的<<镇江酒库>>记有“大酒”,至于专门的酿酒专著更是种类繁多,如朱肱的<<北山酒经>>,苏轼的<<酒经>>,及酒类百科全书<<酒谱>>和<<宋史食货志>>,他们都对宋代大酒的制作,详细记载过。

宋王朝的酒业,早就五彩斑斓,那个著名的酒城泸州,更是令人百般神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