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时代的博弈格局与对策


4月16日股指期货的推出成了深沪股市的一个分水岭,房地产新政恰好形成了共振,股指期货运行一个月以来表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以便于我们对后面内地股市的有一个更好地把握。

 

首先,股指期货出台后,对市场参与者的仓位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应该是最深刻的教训!春节过后的热点我看得很准,区域和高送转次新,这两个板块的上涨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但是又各有特点,区域呈现此起彼伏的状况,高送转则稳健地如推土机般向上。在这两个板块均在日线级别上见顶时,此时大盘蓝筹的多条均线相互缠绕走平,照原有经验,应该构成比较强的支撑。由于蓝筹股今年的业绩普遍较好,涨幅又不大,所以尽管区域与次新股有比较大的调整压力,但是对冲下来,指数会表现相对稳定,正是基于此,之前我比较看好3000点的支撑。

 

股指期货的出台,打破了这一平衡。作为大盘蓝筹的主力,基金普遍仓位比较高,因为按往年惯例,5月多是蓝筹表现一把的时期,今年业绩又有支撑,照道理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部分资金,不管他们是游资,还是热钱,还是QFII,抓住这个时机,利用自己手中的蓝筹仓位,就是往下作,后果会怎么样?

 

股指期货的日间交易巨大,而持仓并不多,有人分析把这归结为95%的散户参与,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资金大鳄正是利用日间交易来隐藏自己,同时又对是否一定持续地空,没有太大的把握?!

 

由于基金的仓位比较高,它们维持股价的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而蓝筹基本面的乐观使得在下跌时很可能没有引起大的警惕,反而在下跌初期还动用现金补仓。这样使得对手可以不停地在高位卖,低位又买进来,接着往下砸!理论上讲,这一部分钱在下跌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力量越来越大,因为可买的筹码越来越多。同时,他们在股指期货上相应地做空,配合着现货往下砸,形成下跌的合力。最后,套在基金脖子上的绳索越来越紧,最终它们顶不住,也开始往下砸的时候,底部形成。

 

后面的演进过程,很可能是这种结果。上述的分析,与阴谋论的关键区别是,我并没有假定做空者的动机,而是推测他们可能的行为,这种行为,很明显是能够在期货与现货市场双重赢利的。有兴趣深入研究的人,可以把它和97年时国际金融大鳄对香港股市、汇市的攻击。

 

联系到年初的时候国际人士对中国的交口称赞,现在却马上又有人高喊崩溃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采取上述行动的资金中,会有一部分国际热钱的势力。

 

面临这种形势,不管是作为机构投资者还是小散户,为了不让投资成为让你睡不着觉的麻烦,一定要进行仓位控制。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压箱底的东西,无偿向大家贡献出来。很缠中说禅一样,我认为资本市场将是未来金融战的主战场,中国的财富如果不想被老外剥夺,靠中投肯定没戏,得需要我们有一支能够顽强战斗的大军。

 

办法就是,自己做一个一百只股票的股票池,每只股票有足够的代表性,每天按照买卖点的划分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仓位比。举例来说,比如今天有30%的是买点后状态,那仓位就不要超过30%,绝对有效,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但很多人,包括一些有名气的私募,在那里叫嚣什么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不可靠之类的,其实是一点都没有弄懂技术分析的精髓。如果你不想让投资变成你自己内心的战斗,那就必须借助于技术指标,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你的操作,是基于客观,而不是你的想象。这就是技术分析的意义。

 

作为一个时时关心国家政策的人,对于目前的这种现状当然也有义务提醒,现在很有必要大力推动一下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参与度。只有当这个市场有足够的样本,市场才是足够稳健的,特别是要有足够的大资金参与者。而且从国家战略来讲,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有一个地方提供人民币的用途,房地产的副作用太大,而且会造成政权的不稳定,证券市场是最好的资金蓄水池,老是把资金锁进央行的保险柜,不是聪明的做法,因为风险到头来是要国家来承担的。中投的那帮人并非经过一种市场化的方式给选出来的,我们不能保证他们的决策就是最优于这个国家的决策。和藏汇于民的政策一脉相承,让更多的参与者参加到和外资入侵者的战斗,是保证中国金融安全的不二法门。

 

房地产股虽有短线反弹的机会,但仍需回避,后面还是要强推物业税,这一制度设计不出台,中国的经济转型不可能完成。什么是铁的手腕,这才是!但目前来讲,反对的声音很大,这非常正常,既得利益阶层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到嘴的肥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