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管理令”挖掘护城河


 

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今后要继续生存,就必须“持证上岗”了。

    中国人民银行6月21日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非金融企业的支付业务实行“准入制”,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全国性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1亿元。这意味着,以前一直在灰色地带中前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一年缓冲期后,必须通过央行审批、取得相关牌照后,方可继续业务。

    不过,第三支付企业表示,由于获取牌照的门槛较高,国内当前的300多家支付公司至少有一半要成为“倒霉蛋”。《支付业务许可证》在现实执行层面会造成大部分市场竞争者被“屏蔽”。而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政府的管制对支付宝、中国移动等这些拥有雄厚实力的公司无形中“挖了一道护城河”,而他们也将成为行业管理的最大获益者。

    第一个“倒霉蛋”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但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来进行洗钱、参与境外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开始出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专家易宪容认为,货币有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支付清算的功能,这些都必须在央行的监管下进行,不管是网上支付平台也好,还是其他的信用货币也好,央行都必须进行严格监管,否则很可能出现风险。

    似乎就是为了印证上述说法,市场排名第四位的第三方平台快钱很快成为第一个“倒霉蛋”。据悉,就在央行发布管理办法的当天,公安部官网通报说,在江苏苏州侦破的“乐天堂”开设赌场案中,抓获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梅某。经查,梅某与境外赌博集团勾结,协助境外赌博集团流转资金30余亿元,“快钱”公司从中获利1700余万。

    按照央行管理办法中规定,《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触犯了央行新规,被官方当作“反面典型”的快钱,在申请业务牌照时可能会有障碍。

    不过,快钱似乎并不准备就此放弃。该公司22日发布官方声明称,媒体所指涉案员工并非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快钱也将依据央行的相关管理规定,积极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这个污点无疑给快钱申请牌照带来了变数。

    第三方支付阵营急扩

    央行《办法》出台后,一个以“马云”身份自居的博主在其个人博客上回应称,支付宝“将积极申请”,并表示淘宝和支付宝“是中国大部分人的不二选择”。但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集团便紧急发布声明,称回应者为“山寨马云”。

    直至目前,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第一阵营中的公司对《办法》态度相当谨慎。支付宝仅在声明中称,非常支持央行《办法》的出台,这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而腾讯旗下财付通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是好事,公司对此表示非常欢迎和支持。“我们会仔细研读《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积极准备,尽快提交申请。”

    但有观察人士表示,支付宝、财付通之所以态度谨慎,主要在于其处境尴尬。根据易观国际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厂商交易报告》显示,支付宝、财付通两者分别以52%、24.7%绝对领先的份额占据着这个市场,余下Chinpay占7%,快钱支付占5.4%、易宝支付占3.6%,其他占7.2%。

    与支付宝相比,腾讯旗下的财付通背后的拍拍网并不如淘宝那么成功,这也使得财付通在与支付宝的较量中一开始便处于下风。但是财付通迅速转换战略,依靠数量庞大的Q Q人群,挖掘航空票务等行业客户资源,成为网上机票的主要支付工具之一。而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这类公司缺乏支付宝立足于淘宝这样的先天优势,大多专注于航旅、教育、电信、网游虚拟用品等不同行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支付电子化需求。快钱专注于B2B的支付市场,易宝支付瞄准行业差别为卖方定制个性化的支付工具,汇付天下专注于为行业提供纵向的整体资金流疏通方案。这些公司定位于行业应用,从而成为产业中有力的第二梯队竞争者。

    最大的获益者

    “对于淘宝买家这样的深度网购用户来说,没有支付宝的日子是不可想像的。这个涉及面会有多大呢?2009年12月7日,支付宝日支付额度已达到12亿元,仅按这个额度,年支付额度即达4380亿……”雪球财经snow ballfinance和i美 股 网 站im eigu.com创始人方三文在博客中表示,作为行业龙头老大,支付宝肯定能获得牌照,政府会承认它的地位。同时,“要新做一个第三方支付产品,难度可不是一般大。政府管制第三方支付对于阿里系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政府的管制等于为支付宝挖了一道护城河。大家看看《办法》的规定,就知道这护城河有多深”。

    据悉,目前仅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三家的营收总和便超过7000亿元。保险、公用事业等这些领域的总体规模大都在千亿之巨,任何支付公司只要能够占据其中一个行业应用的主要支付供应商的地位,便无须担心生存问题。

    对于正在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而言,洗牌已经不可避免。不过,国内首家以企业官网为核心的B 2B电子商务平台66网C E O苏国行个人认为,这期间很可能会形成所谓的“制度壁垒”,即使得此行业跳跃过自由竞争阶段,直接到达垄断阶段。这与国外的垄断行业通过拥有某些特殊资源优势而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自然形成模式截然不同。支付宝等已经颇具规模的先行者和部分具有国资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或许可以通过严格的审核,成为少数的幸运儿。但如果进行市场规范时,继续忽略市场的自由竞争特性,上述制度壁垒固化垄断的故事,必将时常上演。

    业界观点

    B2B电子商务平台66网CEO苏国行管理办法本身就像是一张“通行证”

    目前对于管理办法的解读,大都聚焦在支付宝等现有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上,或者对规模不大的小公司表现出担忧的情绪。反过来看,其实诸如电信运营商这类实力雄厚的企业,管理办法本身就像是一张“通行证”。

    与管理办法直接影响的各种第三方支付方式相比,电信运营商正大力拓展的手机支付领域还处于雏形中。而此次管理办法出台,率先给运营商指明了开展此类业务的通途,属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