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学习企业运营,在探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让我有些触类旁通之感,想来把“人”当作“企业”看待,人生,应该也有一张资产负债表。从此角度思考,还将涉及到“个人品牌”塑造的内容。
在商业领域,对于“个人品牌”塑造是近年才逐渐热闹起来的话题。名利名利,有的时候,往往是先有名后有利。当世人看透如此这般的时候,就开始在个人品牌方面大动干戈了。
早期的叶茂中算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了。近十年来,真正在商业领域当中,塑造出卓越的个人品牌的,非马云、史玉柱、潘石屹、王石、唐骏等一批知名企业家莫属。
事实上,对于“个人品牌”塑造最具经验和成功案例的,是艺术工作者这个特定人群。譬如中国自古历代的著名歌伎便是个人品牌成功的案例,近代的很多著名书画家、歌唱家、影视艺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皆因他们是最易从名获利的特殊人群,他们在某程度而言,就等同于一件产品的概念。
重庆绍龙观主持李一道长无疑就是本期最热门的社会话题,其李一神话终于面临破灭的危险。我就顺手以此,扯淡一下李一江湖成名路的几个重要的品牌背书。
1、 宗教背景
宗教对于老百姓而言,多少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人之本性,多少是好一些虚妄神奇之言的。佛道两教,在中国源远流长,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具备很稳固的心理基础。
在李一的成名路上,道家宗教的品牌背书,无疑是其成名彰显的第一要素,此谓“师出名门”。中国老百姓的教育成长之路,早已被诸如“强将手下无弱兵”等看似一脉相承的填鸭式教育灌溉数百年,因此,出身之背景,名望之高低,则显得尤其重要。
纵观大部分品牌塑造之路,师门出身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但可以从侧面佐证水平的高低,还意味着层次背后可以捏取的机会。
贵族再堕落,好歹也是贵族;胤礽再无能,好歹他爹也是皇帝。
基于宗教的神秘色彩,那么建立在神秘色彩当中的各种神奇绝技就确立了理论方面的体系,这种品牌背书具备强烈的天然优势,如通电辟谷,水下闭气等。
我特别关注到李一的“通电”功法。无偶独有,大概十几年前,我曾看过关于“人体通电”的相关资料,据说此功源自气功师一脉,但与李一所言,差异极大。相同之处是两者均提到人体通电220伏的内容。对此,我是存疑的。
若说凭此治疗恶疾,则可信度几乎为零。
2、 媒体开道
舆论的力量是伟大的而恐怖的。
真正让李一从地区性小品牌走向全国性大品牌,数家电视台的推波助澜是功不可没的。
今年七月初,我前往厦门旅游的时候,在厦门航空的飞机杂志里,居然看见李一的相关报道文章。当时颇感有趣,因为在此之前,我就曾在部分杂志,网络里面看过相关的介绍文章。
当然,在神话没有破灭之时,报道都是正面的。
当今世界,最能掌控影响人类的武器,只有两个,一个是政治,一个是传媒。无论的人与事,在这两大犀利武器之下被翻云覆雨,潮起潮落。事实也同时证明,但凡依靠此等武器名成利就的,往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媒体的推波助澜的力量无比巨大,但是其反噬的力量,也是恐怖非凡的。
3、 名人抬轿
中国文化里面,有一种“抬轿子”文化。大概的意思就是彼此吹捧,彼此获利,专业术语称谓“双赢”。
轿子以娱乐行业最为典型,特别是选美一类的活动。一个姿色平庸,脑瓜欠奉的女子也可以吹捧为国色天香,智慧无双。娱乐圈内明星之间互相赞美之事常见报端。
轿子文化的重点并非在于被抬轿子的人,而是抬轿子的人。
常规思维中,抬轿子的人越是身份尊贵,轿子里面的人也必定越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换个说辞,就是车子的轮子决定车子的质量。
事实上,这个思维可能的错误的,因为古人有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很可能奔驰的轮子,桑塔纳的身子。
李一的学生名单当中,挂着一串串名人的符号,马云、王菲、张纪中等名流人物赫然在列。实事求是,李一的轿子是这些名人抬起来的,李一的光环,其实是这些名人们的光环。
但是无论如何,在李一的成名路上,正是这一串的名人学生,抬起了李一这座神奇的轿子。
昨天的网易新闻提到,马云自述自己不能算是李一的弟子,不过是到绍龙观学习几天而已。我则好奇,为何正值李一被围追堵截之时,马云表态,之前,则无其事。
据我所知,武术圈内的“学生”与“徒弟”差别极大。徒弟是必须按照古老传统,递帖拜师,三跪九叩的。学生则简易得很,不过是一种礼貌的简单称呼,并不能算真正传道授业的师承弟子。
4、 著书布道
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是一位大师基本的生活形态。
李一于此,也不例外。
如果说上述三点,皆是李一品牌塑造推广之策略,那么这第四步的著书布道则可以说是终端的互动环节了。
一切塑造的名,终极追求的都是全部的利。
书籍作为一种传播性很强的文化工具,具备先入为主的先天优势,不但可以获取部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作为侵占消费者心智的工具而言,威力无穷。培训布道是所有大师与学生互动的必修课,是面对面的课程推销,对于品牌塑造而言,是最具攻击力的互动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