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曹操墓有可能变成一桩丑闻


安阳曹操墓有可能变成一桩丑闻
杨于泽

  自去年有人把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论证为曹操高陵以来,关于其真伪,一直受到部分专家质疑。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近日聚集苏州,从文字、礼制、考古等多个方面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反驳。“曹操高陵”的定论,极有可能变成一桩丑闻。
  丑闻,首先自然是考古学、考古界的丑闻,因为是考古学专家主持考古发掘,并组织专家论证的。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桩政府丑闻。所谓“曹操墓”是由当地政府组织发掘、论证命名的,国家文物局也公开表态,“认定该墓的主人为魏武王曹操,此墓即曹操高陵”,而且要求河南省“按程序申报曹操高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西高穴大墓被证明不是曹操墓,不是要让政府有关部门丢脸吗?
  现在,对“曹操墓”的真假只是存在争议。面对“权威”和官方的定论,有一批各方面专家“不信邪”,存在异议。但他们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确有证据。比如书法专家从字体流变的角度,提出了对墓中文字书写上的怀疑;有专家从谥制、礼制上对“魏武王”的称号提出质疑。专家提出这些不同意见,并不能彻底否定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的可能性,但严格基于事实的质疑已经使此前的定论成为“不一定之论”。
  令人不解的是,有关方面的“定论”恰恰是在学术争议之中,不顾异议,排除异议,以学术与权力捆绑的方式自定为“定论”的。考古发掘本应属于学术范畴,却被当地政府全盘“掌控”,又是电视直播,又是组织专家论证,请来的专家全是挺曹操墓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专家团一行12人,元月11日从北京出发,14日就认定西高穴大墓为“曹操墓”。数日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就赴安阳考察,认可了“曹操墓”定论。
  考古本是一个学术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意见,就让他们进行争议好了。文物摆在那里,并不需要火烧眉毛地命名。有争议,就不要过早地定论,通过学术上的相互质证,真理自然会愈辩愈明。学术讲究事实与根据,没有任何权威,权威的意见不能仅凭自己的权威压制“非权威”的意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很权威,但在学术上他们仅是一家之言,不能直接否定不同意见。
  在当初发掘“曹操墓”时,就有人质疑当地政府筹划“旅游经济”,动机可疑。如果为了吸引游客,就把他人之墓认作曹操墓,属于曲意造假作伪,当然是一桩丑闻。不过,国家文物局可能犯了一个更低级但更严重的错误,就是不顾考古的学术性、科学性本身,以行政意志和公权力强行为一个并不可靠的结论加持。图什么呢?捞到政绩,失去信用,在全世界面前出洋相,此所谓“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