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三号线南延一个站a41
《扬子晚报》说,根据最新的地铁规划图,南京地铁三号线原规划终点站吉印大道站,将再向南延伸,直到秣周路站。此外,地质条件不太理想的高湖路站被取消了,移动约 1公里至牛首山河以南,改名为清水亭西路站,而诚信大道站,改为九龙湖站。
按计划,三号线将在今年10月开工建设。
前段时间,我们说过,南京玉兰路1号康盛花园小区,一夜之间,小区里41辆私家车惨遭了“划脸”。最近,这事有了进展——
一夜之间小区41辆车被划 a8(靖)
《金陵晚报》说,前两天,南京警方经过多方侦查,终于抓住了“行凶”男子。这名男子也是小区的业主,据他解释,自己这么干,是因为以前他的车,在小区里也被人划过,而更可恨的是,小区物业根本不管这事,加上,之前自己家也被偷过,所以,他想报复物业公司,趁着那晚喝了酒,他进小区就拿起刀子一路走一路划,一直划到自己住的楼下面……
拖着垃圾车走了两公里后 保洁员倒下再也没醒来 f8、9(靖)
《现代快报》头版。
这是《早安江苏》昨天这个时候直播的一幕悲剧,幕府东路的一个垃圾中转站前,保洁员张友鲁准备卸下一车垃圾的时候倒地死亡,高温中暑!张友鲁36岁,他拉板车有几百斤,加上垃圾,六七百斤。
好像没有人提起,但这是劳动者因公死亡。
人们痛定思痛,环卫部门说该做的防暑降温措施我们做了,下面这种人力板车不用了;高温费、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和居住环境再次被提起;好心的社区和好心的市民还给环卫工人送去了慰问品。张友鲁用自己的一条命再次提醒,要关注他在南京的8000多名环卫工友。
工资当然要涨,待遇当然要提高……但是,长点工资,多发一瓶风油精,环卫工人就会住进两三千租金一个月的单身公寓吗?就能象同龄的社会中产一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吗?就算涨了点工资,他们该拼命加班的还会拼命,这个天拉个大板车还有可能一头栽倒,爬不起来……
最近,《华西都市报》对内蒙古、山东、西安、重庆等部分地区中暑死亡有个粗略的估计数,大概40多人,多为建筑环卫工人。有一个现象,很多死者家人不好联系、因为死者本人的身份就不好确定……
还是我的过去的观点,国家功能的缺失!贫穷和社会保障不足让一部分人生存状态被边缘化。
要提高待遇,更要加快国家保障的步伐。
病人中央门打车遭遇“被鱼饵”
的哥禁区救人被开500块罚单(黄 A10)
《扬子晚报》说,8月3日下午1点多,张女士带着十三岁的女儿,从泗阳来到南京。因为女儿发烧了,母女俩走到建宁路和江西路的路口招手打车。她们没想到,这里是没有立标志的“上客禁区”。 张女士足足等了20多分钟,也没有车辆停下,热的差点中暑。这时候,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出租车停在这里下客。张女士冲上前把女儿“塞”进了后座。司机许彬赶紧解释,这里不能带客,让他们到对面打车。当时女儿已经烧得迷迷糊糊,她就央求的哥,看在孩子生病的份上帮帮忙。“的哥回头看了一眼,就答应了。”没想到,车子还没动,一个穿制服的人就上来让的哥交出“服务证”、“罚款五百。”让张女士气愤的是,这个穿制服的竟然早就和自己面对面站着,20多分钟都没有提醒他们这里是“上客禁区”。
事情发生后,张女士向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打了投诉电话,得到的回复是“没法管”。目前,由于媒体的介入,中央门综管办已经撤销了对司机许彬的处罚,并向张女士道了歉。
6个老男人被她骗了70多万(黄 F14)
《现代快报》说,50出头的南京人叶琴若(化名),风韵犹存,常常是通过婚介公司,来认识这些受骗对象。或者让对方被自己吸引,或者是直接向对方表示“相见恨晚”,甚至见面当天就同居。然后,再以做生意需资金周转、购买厂房等理由,向对方“借”钱。此时,对方深陷恋爱的冲动中,一般出手都很阔绰。甚至,有位65岁的老大爷为了给她钱,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搞得现在生活都没了着落……
最近,叶琴若以涉嫌诈骗罪,被建邺区检察院依法批捕。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由于她平时生活很奢侈,骗来的钱基本上也都被她挥霍掉了。她甚至向警方表示“我情愿坐牢,实在是没钱还他们了!”
(苏州)化工废气下风口住着10万吴中人 f16(靖)
《现代快报》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吴中城南片区被规划为工业带,引进了三四百家工业企业。近年来,随着发展,吴中成了苏州中心城区,搞了一批商业、房产项目,住进了10多万人。可由于小区大多位于主导风向东南风的下风向,工业区的工业废气在经常影响小区居民……
最近,苏州市吴中开发区部分居民通过网络和信件,不断向政府反映工企业废气扰民问题。就在前两天,当地政府已经要求四家排放气体不达标的化工企业,全面停产整顿。
(镇江)为护女顾客 老板刺死骚扰男 a8(靖)
《扬子晚报》说,镇江新区大港街头有家“毛胡子大排档”,老板是戴某。7月25日凌晨,店里来了两名年轻女子,接着又跟进来5个男青年。一进来,这5个男子就开始挑逗骚扰那两名女子,两女子吓得一直不敢出声。这时,戴某厉声对5名男子说:“你们吃东西吗?不吃东西就出去!”听了这话,5个男子就将矛头指向戴某,口角很快升级,其中一个叫晓飞的男子拿了一支敲碎的啤酒瓶狠狠砸向戴某头部……戴某拿起杀鱼刀,对着晓飞的胸部和腹部各刺了一刀,最后,晓飞不治身亡。现在,4名男子就被警方刑拘,而戴某也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拘。
当地不少人表示,戴某为人很好,比较直爽,这事如果全怪他,世上就无人敢做好事了。而律师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两女进入大排档后,戴某出声“不吃东西就出去”,就是间接声援两女并制止犯罪继续,这就有“见义勇为”成分,应该褒奖;但后来出现打斗,戴某杀人,就涉嫌故意伤害了。
(南通)前车急刹车,后车吃“慢速罚单”(黄 A16)
《扬子晚报》说,今年5月16日,有位王先生在南通沿海高速行驶时,因为前面车辆一个急刹车,而减慢了自己的车速。结果被高速公路上的雷达拍摄到,认定为“过度慢速”行驶,上周受到了交警罚款和扣分的处理……
王先生觉得很冤,前面车辆急刹车,自己减速是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为什么还要被罚呢?对此,沿海高速交警的解释是,在这种状况下,后面的司机应该选择变道而不是减速。而网友则质疑,“面对意外情况,要求时速100公里的车辆变道,有些匪夷所思”。
有律师指出,根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王先生的违法事实,应由执法部门进行举证。而从目前举证情况来看,执法部门只对违规行为的瞬间进行了搜集,没有搜集王先生违规发生的原因,在这点上,做得不够全面。
(广州)嗜赌国企董事长挪用5000万还赌债(靖)
《法制日报》说,1998年,肖先敏当上了国企广州外轮公司老总。年底,肖先敏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告诉他去澳门赌场,一定会发“横财”。果然,肖先敏在澳门接连“开胡”,有段时间前后赢了2000多万。嗜赌成性的肖先敏,甚至还自己在公司做庄,让公司财务副总监记账,组织公司员工,玩地下“六合彩”……
2009年,外轮公司的上级公司岭南集团,在查账时发现,外轮公司亏损5个多亿,存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重大可疑问题。检察机关随后介入,这才查明:肖先敏先后去澳门豪赌四十多次,先后挪用公款5000多万元,用于偿还个人欠下的巨额赌债。平时,由于财务制度松散,加上肖先敏在公司事务上一贯的专横独裁,和“赌友”财务副总监关系比较铁,他很方便地用公款还掉了赌债,案发后,仍有近4000万无法追回。
不久前,广州市中级法院判处肖先敏有期徒刑15年。可让人费解的是,前前后后10多年,出境40多次,挪用公款5000多万,公司开赌场,作为国有企业的外轮公司,怎么就成了肖先敏为所欲为的私人地盘了呢?归结起来,恐怕还是那句老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河南信阳)溺爱肇祸!23岁懒汉饿死家中(A1 黄)
《现代快报》说,河南信阳有一个23岁懒汉杨锁,由于从小受到父母溺爱,23岁了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愿干,09年12月最终饿死在家。杨锁曾经的老师还介绍,杨本来很聪明,但从来不做作业,老师批评他,他就告诉父母,第二天父母就来到学校了。
后来,杨锁的父母死了,村里很多人也给他介绍过工作,但杨都不愿意干。由于什么也不会,什么事也不愿意,杨只能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就到村里各家讨饭吃。去年冬天,由于天冷,杨懒得讨饭,最终饿死在家中……
据说,根据这个“天下第一懒汉”改编的电影《罪爱》,最近在河南信阳开拍了。
法官建议最高院:官员的批条应公开(黄)
《南方周末》说,数年前,陕西省榆林市发生一起矿权纠纷,事发后,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做出了相应判决。然而,前不久,作为当事方之一的陕西省国土厅,却召集有关人士开会,直接否定了法院判决。对此,一些法官抱怨道,“现在法院和法官地位太低了,甚至连乡村干部都敢对法院判决指手画脚。”
为此,最近,据说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在制定有关打击行政干预的问责制度。有法官甚至建议最高院,在方案中应加进“法院应当公开官员和其他行政机构批条”的条款。而且,方案敲定后,最好不要以最高法院的名义下发, “一定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否则到很多部门就会被当做“一纸废文”。
不过,对此,也有法官质疑,这种公开是否能够真的有效吗?有人提出,现在官员的批条都很艺术,一般不会明确叫法院怎么判,而是要求法院从政治高度出发,为地方经济发展考虑,谨慎判决,“依法处理”,下面办事的人,自然会去揣度上意……因此,北大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建议,
加强人大部门的监督,也是当前抑制行政干预司法的最好办法。因为人大的质询,往往比党内处理更有力、更公开,社会效果也更好。
斯里兰卡政府雇员灭蚊不力被绑树上 (靖)
《新京报》说,今年以来,斯里兰卡有160多人死于登革热,2多万人染病。蚊子是登革热主要传播渠道之一,所以,前不久,斯里兰卡公路部副部长席尔瓦,发动了一项灭蚊行动。不过,有名工作人员没能参加这个灭蚊行动。为了惩罚这名工作人员,席尔瓦就让人把他绑在了树上……
昨天,斯里兰卡政府雇员工会发动了一次游行,抗议公路部副部长席尔瓦的行为。有抗议者说,不能施行“丛林法则”,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可能组织更大规模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