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遇刺?真相也许并不重要
内贾德遇刺了么?
德黑兰当地时间周四下午6时50分,伊朗西部城市哈马丹,从机场通往一座体育场的路边,聚集着大批欢迎内贾德的市民,伊朗总统将从扎波尔机场直接前往萨拉万体育场发表演说,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一声爆炸,随后硝烟散尽,内贾德继续其路程,并如约完成演讲,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总部设在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言之凿凿,称内贾德遭到一枚土制炸弹袭击,但本人安然无恙,这一消息被黎巴嫩未来电视台转播,并迅速波及国际性大传媒,美联社发出“内贾德车队遭遇枪手伏击”的新闻,并称枪手已被逮捕。
阿拉伯电视台的自信自有其根据,有革命卫队背景的伊朗法尔斯通讯社也报道了内贾德遇袭的消息,比该社更早的则是素以保守和亲政府著称的伊朗“新闻在线”网站,前者且声称,消息得到内贾德办公室的证实,被攻击的并非总统坐车,而是一辆随行的小型面包车。
但真相很快变得扑朔迷离:数小时后,首先是伊朗总统办公室出面否认,继而伊朗各大传媒均异口同声地表示,袭击并未发生过。照他们的说法,那声爆炸的确是有的,但只不过是欢迎人群兴之所致,燃放了一枚大型鞭炮而已。
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类似的袭击、恐怖活动并非罕见,伊朗官方通常的做法,是公开报道并大做文章,往往将事件的幕后主使归咎于“犹太复国主义”或反政府的“人民圣战者”组织,有时候甚至有异议人士置疑,伊朗当局是否刻意编造或夸大恐怖活动,以激发民众对“敌人”的愤怒情感,如果真发生了针对内贾德的袭击,伊朗官方照理不会不认,好出风头的内贾德更可能在演讲时大做文章。
诚如路透社随后所分析的,哈马丹是一座宁静的城市,远离敏感的矛盾漩涡,居民素来循规蹈矩,且内贾德此次前来,是为了几项政府惠民工程主持启动仪式,是“送礼”来的,发生针对内贾德的袭击似乎不太可能。事件发生后,被认为最有可能发动袭击的人民圣战者组织立即在巴黎公开声明否认,而另一个可能的发起者——伊朗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也保持沉默,法国电视2台认为,袭击者要么是非组织的个人偶发行为,要么就真如内贾德所言,人们听到的不过是一声爆竹。
大选风波后,伊朗加强了信息监管,不论手机、网络或视频在线,都很难再如前次那般人肉搜索、即时直播,更何况事件发生在戒备森严的总统车队经过沿途,有严密的保安措施,也许,此次事件的真相,人们永远也难以得知。
然而真相也许并不重要。
伊朗是中东国民教育程度最高、科技最发达、西方现代文明认知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欧的许多流行事物,在伊朗都深受青年人的欢迎,但另一方面,作为历史悠久、近代又曾饱受列强干预之苦的文明古国,伊朗人又有着异乎寻常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这种矛盾心态下,他们对美国和西方、对内贾德、对伊朗和外界的核争端,都有着极为复杂、矛盾的双重心态。不久前,伊朗刚刚受到联合国的新制裁,而美国更附加了额外的单方面制裁,原本一直对伊朗宽容的俄罗斯也骤然变脸,在这种背景下,伊朗民众究竟作何选择,是本着民族主义精神继续支持内贾德的强硬路线,还是改弦更张,寻求缓和,才是最重要的,而要作出这样的抉择,对于伊朗这个虽以宗教立国、却在世俗政治领域实行民主制的共和国而言,是根本无需用炸弹来发言的。
不仅如此,作为神权-政权二元政治的独特国家,内贾德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元首,哈梅内伊和围绕在他身边的大阿亚图拉们,才是伊朗真正的主宰,伊朗今天的内政、外交主轴与其说是内贾德的主张,毋宁说是大阿亚图拉们的立场,内贾德和他的政府实际上不过是神权在世俗领域的一个代言人,攻击内贾德纵使得手,也无法改变伊朗的政治走势,甚至可能激怒保守的大阿亚图拉们,让伊朗从强硬走向更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