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行政的力量,利用若干的行政命令来迫使楼市向政府希望的趋势去运动。可是假监管的出现,却让行政部门的威风扫地,没有了对监管者的监督,官商勾结的监管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兰州假监管背后是形式主义盛行
假监管背后的真勾结逻辑推演
可谓一举成名天下惊,兰州假监管闹出了大麻烦!
一切都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引发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兰州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环比上涨2.4%,涨幅居全国首位。这个轻而易举得来的第一名让甘肃省委和政府脸上火辣辣的。
因为几个月前,中央决策层曾经明确向公众承诺,中央将对稳定房价不力的地方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故媒体报道称,持续走高的房价引起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责成甘肃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成调研组调研。显然,本次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应该不会是假的。因为眼看就要到年底了,中央的行政长官问责大棒还没有打下来,甘肃省可不愿成为问责的对象。
省委、省政府是被问责的对象,所以他们很重视,派建设厅组织调研。建设厅是省委、政府直接负责房价调控的部门,如果兰州的房价确实涨幅为全国第一,则建设厅是最大的责任部门,也属于被问责的对象。
国家统计局确实给甘肃省委、政府和建设厅出了难题。
问题是,如果建设厅的调查结果如果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一样,则甘肃省政府的主要官员、建设厅的主要官员及兰州市的主要分管领导都面临被问责的危险。问题就出在谁来重视和调研!让一个本来应该被问责的部门领导去组织调研,这就好比给罪犯机会让他们去串供。
甘肃省也好,甘肃省下面的建设厅也好,都希望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有问题的,甘肃方面还没有傻到自己打倒自己的程度。因此,建设厅前去调研的唯一目的就是证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有误。
因此,甘肃省建设厅的调研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他们的调查只不过是走形式,因为结果早已在调研之前就预设了。
建设厅最大的失误在于,该部门意味公众是很好忽悠的。调查结果显示:兰州目前的平均房价为5100元,但也存在着一万元以上的天价楼盘。调研组提交的报告有两大特点,一是调研组的调研价格不到实际价格的一半,二是调研组把早已售罄楼盘两年前的售价拿来凑数。
有媒体这样报道,省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管理处会同兰州市建设局、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组成调研组,11月24日至26日利用3天时间,对兰州市区价位相对比较高的7个在售楼盘销售情况和价格、成本构成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报告称,这次调研实地查看了莱茵小镇、中海国际大厦、南湖大厦、仁恒美林郡、至诚首府、基业豪庭、鸿运润园等7个在售项目。重点是对房屋销售情况和销售价格、房价的构成情况下进行了核查。从调研了解情况来看,几个楼盘价较高的原因除了土地价格上涨,拆迁费用增加,建材、人工等费用上涨引起建安成本增加外,房屋品质提高、供需矛盾突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网友戏称,这个调研报告可能是找了不高明的枪手捉刀,也可能是建设厅故意露出破绽,考验公众的智商。
形式主义背后的调控难题
有人将兰州的房价假监管定性为官商勾结,实际上笔者认为这只是官官相为。
2010年中央决策层对房地产采取了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调控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行政的力量,利用若干的行政命令来迫使楼市向政府希望的趋势去运动。可是假监管的出现,却让行政部门的威风扫地,没有了对监管者的监督,官官相为的监管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没有谁不知道,中央和地方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的利益诉求不一样。中央从控制经济的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点出发,要求稳定房价,避免房价上涨太快而引发社会动荡而整体经济大波动。地方政府则主要多考虑自己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土地则是地方政府撬动地方经济的基本杠杆。要获得大量可支配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只有高价卖地一条路可走。
因此,兰州的房价涨幅全国第一,省委、省政府内心是窃喜的,毕竟房价上涨会带动地价狂飙,地方的卖地收入增加也翘首可待。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政府官员的所有帽子都由中央政府来确定,而不是由地方民众来选出。这就导致尽管中央和地方在利益上并不一致,但是在形式上,地方官员必须还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于是,国家统计局出数据,省委、省政府就要重视,建设厅就要调研。实际上,地方上的主要领导,没有不知道房价的,因为他们要出政绩,最快的就是城市建设;他们要卖土地,首先要弄清土地价格,而房价和地价是相互推动的。
“假监管”,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已成一种常态乃至心照不宣的秘密。上面整顿楼市的精神、措施再明确再严厉,到了一些地方上,往往成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游戏,几部委的重拳,到了这些地方也只能弹弹棉花。从事实来看,对中央统一部署阳奉阴违甚至“阳违”的地方绝非少数。
实际上,假监管也并不止是在兰州才有,可以说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兰州之所以成为典型,关键在于该城市房价的涨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首。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中了兰州这样的“头奖”,其调研报告都是大同小异的。除了否认事实外,他们无路可走。 在国内,政府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资源,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土地、金融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因此要调控房价那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因为开发商如果不听招呼,政府不给他土地,银行不贷款,资本市场部准上市,开发商不就洗白了吗?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房价依然一路飙升,开发商和政府把普通购房者手里的钞票给洗白了。2010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所谓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毁于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组成的地方利益集团与中央政府的实际对抗。
在形式主义盛行的当下,监管与假监管实在都是被逼无奈,只是公众太过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