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了,这个消息从开始的时候传出来,然后被利比亚执政府(全国过渡委员会)证实,之后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仅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卡扎菲之死被以美欧为首的北约以及其追随者认为是重大胜利,但我们丝毫不能忽视的是这种“重大胜利”背后的血腥,比卡扎菲针对反政府势力所造成的血腥更加残酷。这种血腥的背后是利比亚数万个生命的代价,是数十万难民的流离失所,数百万人的家园重建,更包含着新殖民者们对于利比亚石油能源与其他资源掠夺性的贪婪。
卡扎菲死了,刚从古巴归来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当天在获悉卡扎菲死讯消息后表示,杀害卡扎菲的行为系“暴行”,并称赞卡扎菲为“烈士”。查韦斯说:“很不幸,卡扎菲死亡的消息已被证实。我们将把卡扎菲作为伟大的战士、革命人士、烈士铭记。”
卡扎菲的一生毁誉参半,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身上闪烁出的光辉。
卡扎菲军政权曾经给利比亚人带来伤害,但要看其是在曾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在终结旧有的统治基础上,追求男女平等,并均贫富的正确方向是不容忽视的。
1969年9月1日上台后的卡扎菲上校马上大刀阔斧地实现他治理国家的远大抱负。他许诺一切权力归人民,实行了著名的“三大政策”:关闭所有外国军事基地,驱逐所有外国军事人员;银行国有化,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经济自治触及资方利益,职工集体管理企业。
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石油也给利比亚人带来了财富。
卡扎菲领导利比亚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即使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多年后,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现在所显露出来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更多的原因在于受到经济制裁,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利比亚,全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盖的楼房和砖房,大多数家庭都有小汽车。利比亚当前正在积极改善百姓的住房条件,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正在建设数万套安居住宅。
利比亚的安居住宅作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出资建设,成立家庭的利比亚人均可以向政府申请住房,并以十分低廉甚至是象征性的价格获得。客观地说,利比亚在卡扎菲领导下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就连中国这样在经济方面取得公认伟大成就的国家都是自愧不如甚至望尘莫及的。
关于利比亚与北非局势,贾春宝已经在多篇文章鲜明地表明了立场。
在5月12日文章《本·拉登之死引发的恐怖主义》中,
至少在伊斯兰世界中,本·拉登就不是恐怖因素,或者我们宁可说,本·拉登只是在美国人的世界中是恐怖的。这与美国人在伊斯兰世界中更恐怖一样,是骨子里的敌视与仇恨。那么美国人围剿本·拉登,本来就是一个恐怖组织与另一个恐怖组织之间的战争,是可以忽略其宣称的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区分了。
那些在镇压所谓的恐怖主义组织的行动所带来的生灵涂炭,难道也是恐怖主义组织单方的责任?为什么死在美国人手下的平民,就是误杀,其所发动的战争就是正义战争;而本拉登不管是承担责任还是否认责任中所涉及的伤亡,就是恐怖主义呢?
在6月24日文章《从十字军东征看战争的本质》中,
任何战争都是基于强势者的贪婪的掠夺,还要为自己的贪婪贴上正义甚至神圣的标签。
在这样的时候,宗教信仰,反独裁、维护人权以及反恐弃核等等,都可能成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与大旗。
假如战争是为了财富与金钱,那是土匪与强盗,假如战争是为了土地与城池,那是封建阶级与军事帝国的穷兵黩武;假如是为了权利与女人,那是国家流氓的行为。
当我们把眼光放在50年、100年、500年、1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高度,就会识别所有的谎言,会揭穿所有的面具。会有所不为,会更加清醒,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什么,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信仰。
此外,在3月27日常规性的分析《北非政局所引发的遐想》,在8月24日深入分析《卡扎菲的败局如何形成》中也做出了一些理性的分析。
北约国家入侵利比亚战争的版本,是先迫使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后北约胁迫联合国,出台制裁性的决议,以让自己的侵略所遭遇的抵抗更加软弱一些。
客观地说,假如没有2004年的削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为了讨好西方国家的“自废武功”的行为,以反对派的“乌合之众”为地面部队北约跟卡扎菲之间的战争,谁会取得胜利,还未可知呢!也许是美国用女性国务卿去实施“粉色外交”卡扎菲中了美国时任国务卿赖斯的“美人计”,于2006年5月与美国修好,并与美国恢复邦交。但似乎正是由于这次低头,卡扎菲自行销毁了大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卡扎菲的政府军的军事力量难以与多国部队抗衡。
卡扎菲、本拉登、萨达姆,这些被美国人视为眼中钉的“恐怖主义力量”的代表,均没有得到善终,对于以阿萨德、内贾德为代表的“新恐怖主义”,必然有所震慑。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昭然若揭。
伊朗宣布已提炼出7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并且研制隐形飞机,并在首都德黑兰部署比俄罗斯S300反导系统还要先进的系统等行动,让美国感觉到其在中东的发展壮大。伊朗与叙利亚唇齿相依的关系,使得美欧想动哪个都需要有所顾忌。
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安在伊朗人的身上,认为其企图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阿德尔·朱拜尔的阴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军”成员吴拉姆·沙库里和同时持有美国及伊朗护照的阿巴布希尔被起诉。美国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此次暗杀阴谋的幕后指使者与伊朗政府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如此评价:
卡扎菲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人,从他1969年政变以来的种种举动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特点。世界允许他存在了42年实在是一个奇迹。
他走了,走得也算是轰轰烈烈,避免了在法庭上受审、受气。当然,对他的死,许多人感到如释重负,这些人包括美国、北约、过渡委员会上层人士,因为卡扎菲再也没有能力在法庭上揭他们的短了。
但我们似乎可以通过逻辑梳理出一些脉络,比如制造洛克比空难,也是有美国人的挑衅在前,比如导致贫富差距,民怨沸腾,也是联合国长期制裁的结果,比如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是部分出于沙漠枭雄对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所遭遇战火的涂炭之忌惮,以及针对大国国务卿的感情倾向性。
在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注定要陷入执政力量内部的角逐之中,同样与曾经追随卡扎菲的力量所掀起的反叛浪潮也将让这个国家的局势无法得到平静,同时,以伊斯兰战斗团为代表的那些被美国与北约不欢迎的恐怖力量,一旦渗透进入核心权力层,则会给美欧带来大麻烦。假如内战纷扰,那么北约与美国所带给利比亚的,究竟是福音还是噩梦,就不难判断了。
从美欧等力量,虽然倡导的是现代化的民主,但更多的是打着民主的旗号的关于信仰与管理制度的强迫性接受,更多的是在此旗号下的利益掠夺。
利比亚是利比亚人的国家,这个国家更注重种族的血亲关系与裙带关系,这种情况跟西方所谓的民主之间有很深远的矛盾与距离?并不是单纯由美国人为利比亚制订宪法,由民众选举产生的执政者就能给利比亚带来和平的。
后卡扎菲时代,将用持续的战乱下的民不聊生的事实,证明西方所谓的民主不是福音,而是灾难。所以,卡扎菲之死以及后卡扎菲时代的动荡,注定会成为“照妖镜”,照出西方民主的原型。
卡扎菲之死是西方民主的“照妖镜”
评论
21 views